第391章 典型代表(1 / 2)

没等这股由《重生之我在荒星捡垃圾》掀起的玩家热潮完全平息,好几家知名的影视制作公司与流媒体平台便相继发来合作邀约,希望能够获得这部同人小说的影视改编权。

“不是吧……他们居然真的打算把这故事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啊?”宋星澜盯着通讯屏上那一长串零的报价,有些发懵,感觉像在做梦。

他没想到,自己靠着“搬运”老家的美食在星际时代混出点儿名堂之后,连文娱领域也阴差阳错地走上了“文抄公”的路子。

起初,宋星澜不是不心虚的,总担心哪天被人鉴抄。

但转念一想,自己芯子都穿到不知道哪个宇宙的星际了,如果不主动把握并明确这些创意的归属权,那些贪婪的资本转头就能把它们包装成“原创IP”,到时候反而限制他自己使用。

“行吧,这就当作是穿越者自带的隐藏福利好了。”宋星澜迅速说服自己,美滋滋地以版权方的身份与多家公司进行了洽谈。

最终,他选择将《重生之我在荒星捡垃圾》的影视改编权独家授权给一家口碑与实力兼备的制片公司。

至于其他的几个核心设定,如“重生”、“废土种田”、“基建流”等题材框架,则统一采取开放授权模式,允许各方在支付少量版权费用后自由进行二次创作与改编。

虽然单次收益不如买断,但胜在可持续又覆盖广,真正实现“细水长流”。

随着玩家数量的持续激增,宋星澜与团队适时推出“工会”与“驻地”申请功能。达到一定等级与贡献度的玩家团体,可在指定非核心区域建立属于自家的小型聚居点,并享有一定自治权。

这一举措,果不其然极大地激发了玩家的归属感与建设热情。

嘿嘿,既然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还不得可劲儿造?基建、绿化、景观设计……好歹也得对标联邦的普通庄园水准吧。

这不,大家伙都卷起来了属于是。

与此同时,为应对玩家间日益复杂的社交关系与潜在冲突,“华夏星球”上线了“声望与信誉系统”。

该系统基于玩家行为记录,鼓励合作、互助与守序,并对恶意PK、欺诈、破坏公物等行为实施严厉惩罚,包括但不限于积分扣除、NPC好感度下降、区域进入限制等。

另一方面,游戏与现实世界的联结也变得更加紧密和多元化。

“小食堂菜”及其加盟体系、“星澜之家”、“坎贝尔”饮品店等实体品牌,与“华夏星球”展开了深度联动。

玩家不仅能在现实中消费获赠游戏点卡与积分,游戏内也同步开设了这些品牌的“虚拟体验店”,可用积分兑换100%感官模拟的同款食品,食用后角色还能获得临时增益效果。

线上线下的流量闭环,玩得明明白白的。

其实,这一设计也算是官方正式回应了许多玩家的强烈请求。他们或因地理位置、物流限制等等限制,难以兑换实体奖励。

宋星澜从善如流,果断投入资源,在“华夏星球”中完美复刻了联名食品的虚拟版本。

这种联动反向拉动了实体店的销售额,广告效应直接拉满。

对了,在“华夏星球”的玩家生态中,还存在着一个庞大而沉默的群体,纯粹的以攒积分为目的的“打金玩家”。

吸引他们进入游戏的初衷很是简单,那就是利用这个近乎零门槛的虚拟世界,赚取可兑换现实物资的积分,改善生活。

游戏ID名为老汉斯的玩家, 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他居住在联邦星南16区,平日靠着做各种零工维持生计,收入大半要用于支付公寓租金和水电费,余下的仅能购买维持生存的廉价合成营养液。

前段时间,在同区邻居艾德里安先生的极力推荐下,老汉斯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进入了对方儿子参与的那款游戏“华夏星球”的官方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