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登金凤山(2 / 2)

我问饭店老板,为什么重安的酸汤鱼比别的地方的酸汤鱼好吃?

饭店老板自豪地说:我们这里的水质不同!我们的酸汤,有红、白两种,腌制酸汤的水,只用井水,用江水的味道都会有不同。

我们问:白酸汤是怎么样的?

饭店老板说:白酸汤是在煮饭前,加入当地井水淘米,然后将淘米水煮热,放温后,加入到陈酸汤脚中搅拌,存于坛内或瓷缸内,几天后就发酵完成。以后不断加入温热的淘米水,白酸汤就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重安的白酸汤味道带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口感顺滑,也只有用重安当地的井水发酵,才有这种味道。

这时,饭店老板走去张罗其他菜了。

船夫告诉我们说:在重安吃酸汤鱼,除了酸汤不同,还有鱼也不同!重安酸汤鱼用的鱼,是重安江中捕来的角角鱼、鳜鱼、鲢鱼、青鱼等野生鱼,有时还可以吃上农家稻田中自然放养的鲤鱼。

船夫说:你们知道吗?这里做的酸汤鱼,特别讲究。将宰杀好的鱼,整条不切块,不用油煎,直接放入调好味的酸汤锅内,起初只用温热细火,鱼入锅后,还会在锅内游动,待鱼不动时,放入广菜或者茄子、豇豆、豆芽、野生水芹菜、香菜等,还可以加入豆腐,上桌前,再放一小汤匙新鲜熟猪油。

船夫接着说:重安的酸汤煮的鱼,煮久了也不会让鱼肉老,反而是越煮越好味。就是因为酸汤特别。

船夫指着我们面前都有的一碟蘸水,对我说:吃酸汤鱼时,当地人会蘸这个辣椒水。

吃这道酸汤鱼,特别下饭,连我都吃了两碗饭。

吃饭时,我们跟凌轩说,不远处的金凤山风景好,今天有时间,不如爬上去看看。

凌轩说:好啊!

凌轩走去跟长辈们说了此事,长辈们同意了。

吃完饭,我们一群年轻人跟着船夫出发,在出发前,凌轩让饭店老板请了一个当地的采药人做向导。

金凤山位于重安镇北侧约4里路的地方,我们出了重安镇,一直走在蜿蜒山路上。

山路都是石阶,向上走了一段路,见前边有一条往下走的小路,小路似乎通向没有路的绿林深处。

向导带着我们往前走,不一会儿,看见山脚处,有一个用石板围成四方形的水池,山壁上有一个泉眼正往外冒着清澈的泉水。

向导说:当地许多人都来这里背泉水煮茶。

继续往前行,又是向上的蜿蜒山路。

还好都是石板路,不难走。

忽然回头看,才发现不知不觉间,我们爬过了两座小山峰。

现在,才算是真正的爬山!

山路是在崖壁上开凿出来的,随着越走越高,向下望,也觉心慌。

在一段陡陡的台阶之上,是一道厚厚的石门,有两道厚厚的木门敞开着。

从下往上看,只见暗黑厚实的拱形石门,将蓝天圈出一道圆弧,非常好看。

我们看见了石门,以为到顶,都就十分开心,谁知过了石门,还有向上的台阶。

快到顶的地方,路变得很陡很窄,但是登上山顶后,我们发现这里建有一座呈口字造型的四合院,建筑物占据了整个山头,墙外为万丈悬崖,异常险峻。

向导说:这就是北帝宫,很多滇、黔、楚、蜀的善男信女专程来到北帝宫朝拜,香火很旺。

我们一看建筑,是新建的。

一问向导,才知道,这座北帝宫是洪武年间才开始建的。

向导还告诉我们:每年“三月三”,当地人会来爬金凤山。

我们也走进站北帝宫上香朝拜,然后走上二楼,凭栏可俯瞰重安江及重安古镇。

只见远方山河壮阔、云雾缭绕;近处一弯曲水,绕城而过,两岸青山碧草,如同画中。

可惜的是,这座北帝宫,在现代被拆毁,山顶只余下石拱门,残垣断壁。

此是后话。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