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人口这都不算是问题,这次县太爷是来赈灾的吧?那么请问,万和村种什么样的农作物,这次水灾损失了多少?”
县太爷听呆了,那表情感觉就像被抽干了一样,他惊讶一个女子是如何了解到这么多事情的。
县太爷沉默的这段时间,里正站出来说话了:“禀告大人,万和村一共一百零一户,青年壮丁八十人、妇女儿童老人六十五人”
她爹也行了个礼,站出来说:“万和村种的是稻,此次大雨冲坏了全村一百亩田地”
宋青云在一旁,自豪地看着梅里正和自己的爹,摇头对着他说“县太爷啊,这个官,不如你让我一个女子来当吧...”
谁知,县太爷不怒反笑,紧盯宋青云,但他的表情不是赞赏,反而眯着眼睛,像是有某种心机。
他眼睛一转,严厉道:“本官本是要罚你,但见你如此巧舌善辩,想必是有才之人,那你就想办法怎么赈灾吧,本官与你比试,若你三个月内解决粮食问题,赏你千两,若是不能,你要和本官到皇城去赎罪!”
嚯,这狗官打得好算盘,无论怎么样都对他有利。
但她转念一想,若是今天不接下这活,等他查清宋家是逃犯时,到时候也是人头落地,不如就接下这个活,在被他利用时,保证不会和皇上告发,因为告发了,他们都得完。
“县太爷,三个月,我宋青云保证解决这个问题,但...我还有一个条件”
“若你能成,本官便答应你我能做的到的一切”
“如何保证,大人您说的话不会反悔呢?”
“本官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打那天以后,村里面的人都知道了宋家大女儿,自相公死后,回到娘家,犹如变了一个人,变得更加聪明机灵了,还知道了,她要和县太爷一起赈灾!
真是个大有抱负的女子,村里人人都在夸,老宋觉得面子上都光荣了,就连她娘河青杰去到河里洗衣服,同村的人,还故意给她们让出上游的位置。
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是一场硬战,县太爷给的三个月的时期,也是故意的,现在是五月中旬,赶下完雨,又即将赶上大旱。
先要种植新作物,然后再囤积足够多的粮食,后期等新作物长不起来,到时候也能挺过一段时间。
这几天,她也经常去到县太爷史建树的办公点,去借阅相关的书,关于洪灾的记录有很多,但关于治水的书籍少之又少,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地图,都没有。
她的手镯震了一震,她心想,万能的盲盒系统呀,麻烦你赶紧给我变一个地图吧!地图!
说完,一本墨水半干的《昭国录》就变了出来。
此时,皇宫内的史官一转头,看自己的桌面上,他抄录了一半的《昭国录》居然凭空消失了!
昭国前朝,有人提出要修建堤坝粮仓等,但到了今朝,修建的工程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却停工了。
万和村的上面,还有几个村庄,此处的地势最不好,还有古代人,乱砍乱伐习惯了,土质松软等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下暴雨,就闹洪灾。
但她想解释,他们也不明白,只能让这个县太爷,发挥一点作用了。
等她走到大堂,发现县太爷在打瞌睡,口水流了三里地。
“开饭啦!”“着火啦!”“史夫人来找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