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宫到……”
“皇后娘娘驾到……”
说话间,福寿宫已经来到了,随着门口太监的通传,魏竹然已经一只脚踏进了福寿宫。
魏竹然东张西望后,一双大眼睛直直的抬头,看向上面。
正红朱漆大门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福寿宫’。
这个皇太后,是先帝的静妃,为人大气,喜静,淡然,从不争宠,安安心心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而且经常帮助有难的宫人,亦父亦母,所以在皇宫里颇受好评,基本上算是得到了皇宫上下的夸赞。
赫连千炎见她懂事得体,又有人举荐,就把她从太妃抬成了皇太后。
坐上皇太后之位后,按理来说可谓是一飞冲天,有摄政王做后盾,那可是今非昔比。
但是皇太后安安分分,从不惹事,在赫连千炎面前规规矩矩,从不捧高踩低,也不参与宫斗争斗,还是像从前那样安安心心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一心向佛,别无所求。
赫连千炎只是需要一个名义上的皇太后,选中了她,她就好好当就行。
她不参与斗争,到处都是好人缘。又因为年老多病,十天有八天都是需要躺在**休息的,要是下地,那也只是去祠堂礼佛,一心向佛。
所以在争斗的白热化阶段,皇太后还是能独善其身,哪怕赫连千华知道皇太后是赫连千炎抬上去的,他夺得了皇位之后,皇太后还是皇太后,一直都没有变。
因为皇太后不仅不奚落他,还帮过他几次,在皇太后看来就是无关紧要的举动,但是赫连千华可谓是铭记于心。
赫连千华的性格就是这样,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他一旦认定了,那就很难改变。
在赫连千华死亡之后,他的太子继位,封圣母孟青韶为皇太后,封原先的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太后这一生经历了四次朝堂更替,是最长寿最幸运的皇太后。
哪怕她一直病着,熬死了先帝、赫连千炎、赫连千华,还一直活着。
今日皇太后的气色好了许多,有贤妃和良妃陪在她身边,跟她说话,倒是其乐融融。
除了两位帝妃,还有别的妃嫔,那些地位比较低下,构不成什么气候,也就只能当两人的陪衬,也不见得能说上几句话,只求能在皇太后和两位帝妃面前混个眼熟。
听到门外传来的阵仗,良妃瘪瘪嘴,眉目轻浮,语气带着她性格使然的刻薄:“瞧瞧这皇后娘娘的阵仗,刚被封为皇后就这样招摇,也不怕墙倒众人推!”
贤妃看了一眼良妃没插话,比起张扬跋扈的良妃,贤妃的气度倒是跟皇太后有些相像,岁月静好,与世无争。
不过皇太后是真的岁月静好,这贤妃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贤妃的举止大方,优雅得体,也颇得赫连千炎赞许,所以才能被摄政王选为代理六宫的职权,其他三位帝妃都是帮助贤妃协理六宫。
可以说,摄政王的手不但插在前朝,后宫更是处处都有他的手笔。
前朝与后宫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赫连千炎要抓住一切可能性,不能有丝毫的变动。
皇太后淡淡一笑,嘴角上挑,慎怪的说了良妃一句:“良妃何必介怀,她初入宫,不懂宫中规矩,偶尔失了分寸也在所难免,你这当姐姐的,就不要跟妹妹计较了。”
良妃很给皇太后面子,她点点头:“太后娘娘,也就您宰相肚里能撑船,容得下她,嫔妾可是看不惯她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