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这次出去可玩得高兴?”她问苏含,笑容慈祥,眼底却闪动几分锐利,“听说,那位小姐是城南王老爷的嫡长孙女?你们俩年纪轻轻的,倒是般配得很。”
苏含低垂着眸子,恭顺应是。
苏老夫人微叹了口气。
“罢了,你们小年轻的事,祖母不掺和,随你们去吧。”她语气里颇有几分遗憾。
苏含不置可否。
他的确对这桩婚事没有兴趣。
若非迫于舆论,他不会同意的。
“你先回房歇息,待会儿用膳的时辰,丫鬟会叫你。”苏老夫人又叮嘱他,“你的病还没好呢。”
苏含嗯了声。
丫鬟扶了苏含回去。
他躺在**,辗转难眠。
夜幕漆黑一片。
他睁着眼睛,直勾勾盯着顶上悬挂的纱幔。
纱幔层叠,映衬了烛灯微弱的暖橙色,显得朦胧。苏含看着看着,困倦袭来。他终归撑不过去,阖上了双眸。
梦里,他仿佛回到了前世。
他的母亲,在他八岁那年离世。
他记忆犹新。
母亲温柔美丽的脸庞,仿佛还在他面前。可她已逝多年。
他每逢想起母亲,都是痛彻心扉。
他想,若是没有李如玉这桩婚事,他会选择继续读书,然后科举。他要做官,要走仕途,做一个好官,治理好国家,光宗耀祖。
然后他会遇到他心仪的女子。
她是个美丽善良的姑娘。
她的美貌,甚至超过了李如玉。
她的性格,亦是李如玉不及的。她不矫揉造作,落落大方,行止优雅,举手投足都有贵族的气度。她和李如玉完全不同,她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他想起了那位王老爷。
“王老爷?”他喃喃,“那个人怎么样啊?”
他在梦里问了句。
然后,他笑起来。
那位王老爷虽然也算得上富裕之家,但是和他们家比起来,还是太穷了。他父亲曾是京兆尹,在朝廷里也颇有势力。他父亲是三品官职。
王老爷的家境比起他们家来,差了很多。
他爹的妹妹,就是他母亲的陪嫁丫头。
那位丫鬟跟随他爹多年,后来他爹因病去世,留下了她一个寡妇。她守寡了十余载,膝下无嗣,只剩下一女。
她女儿的性格,和她很相似,是个爽朗干脆的姑娘。
苏含对她印象深刻。
他总能想起她的模样,还有她笑着的模样。
她的笑容,比他的妻子还要灿烂,还要夺目。
苏含不知怎的,想起了那位王老爷,竟然有些失魂。
丫鬟见他神游太虚,忙咳嗽了声,提醒道:“姑爷,姑奶奶喊您了。”
苏含恍然回神。
丫鬟递给他一套崭新的锦袍,他进内室去洗漱。
梳妆台上摆着一柄玉骨雕兰花簪子。
玉质通透,晶莹剔透。
苏含拿起了这支钗。
钗尾坠了颗碧玺珠,碧绿澄澈。
苏含把它放了回去。他不喜欢玉石。他的母亲,最喜欢碧玺珠。他不想弄脏了母亲的东西。
他把簪子放下了。
他换好了衣裳,又去向祖母告罪,说他累极了,不想用晚膳,就先睡了。
苏老夫人道好,让他早点休息,明日再过来。
他回到了卧房,倒头就睡。
他这一觉,睡到了隔天日暮时分。
他醒来后,发现屋子里的光线有点暗淡,窗外夕阳斜晖照入,带来浅橘色的光晕。
苏含翻身坐了起来。
苏含道好。
丫鬟取出他的衣衫,替他换上。
丫鬟的动作很熟稔,像伺候过许多的主子。
“公子,奴婢瞧着你这身衣裳挺合适的,料子软滑,做工精细,穿在您身上,愈加俊秀。”丫鬟笑盈盈赞叹道。
苏含摸了下腰间。
这是件宝蓝色的绸缎衣裳,颜色亮堂,质感舒服,的确很符合他这个年龄。
苏含笑笑:“你眼光不错。”
他没什么表情,冷峻严肃,让丫鬟看不懂他的心。
丫鬟帮苏含挽了髻,梳成了简单发式,簪上一根银冠,整个人清爽利索。
丫鬟笑着说了句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