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宫后殿的大门慢慢推开,走出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正是掌门武长卿。
“玉裁,怎么了?你跑什么?”
武长卿见玉裁神色不对,和声问道。
玉裁心中五味杂陈,一见到师父和蔼的面容,满腔的不解和委屈涌上心头,跪卧在武长卿面前。
“师父……师父,我……”
武长卿和蔼地抚着玉裁的头顶。
“怎么了玉裁?没事,有话慢慢说。”
“师父,我到底是谁?”
玉裁抬起头来,脸上的泪痕清晰可见。
“师父,你告诉我,我到底是谁,我到底是谁啊?!”
“怎么突然这么问?”
武长卿目光坚毅,沉声道。
“有位姑娘对我说,说我是徐国人,说我这玉纹章原本也是徐国世子妃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师父。”
玉裁带着哭腔问道。
武长卿听罢沉吟片刻,额上白眉略微一抖。
“玉裁,为师也不能告诉你确切的答案。”
玉裁一听,一脸失望地垂下头颅。
“但是为师可以告诉你玉纹章的来历。”
武长卿又幽幽地说了一句。
玉裁立马打起精神。
“师父,快告诉我,这玉纹章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什么那位姑娘一见到它就哭哭啼啼的?”
武长卿捏着腰间的短竹竿,娓娓道来:
“四千六百年前,娲皇凤帝炼石补天后,把九曜石安置在女帝宫。
两千年后,典军祖师寒浇,取神农鼎炼化九曜石,便有了玉纹章。
这玉纹章采天地灵气,日月辉光,有造化宇宙之力,气吞山河之能……”
玉裁听武长卿讲得天花乱坠,心中的苦闷反而舒缓了许多。
“师父,那这玉纹章是怎么到我手里的?”
玉裁忍不住问道。
武长卿却好像没听见似的,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祖师寒浇与少康在琅琊一战,兵败后隐居姑苏,开创了典军,玉纹章也留在了姑苏。
自此各代相传,传到为师这里,后来,为师也把玉纹章赠与了一位有缘人……”
“有缘人,是谁?”
玉裁听到这玉纹章原本在师父手里,便确信师父一定知道玉纹章的下落,自然对自己的身世也同样了然。
武长卿犹豫了一下,但看着玉裁恳切的眼神,心中不忍再隐瞒,慢慢说道:
“玉裁,为师当年把玉纹章赠与了徐国的世子木成康……”
“什么?!师父,您,您说什么?您把玉纹章送给了徐国世子?!为什么啊师父?”
玉裁一听,立马慌了神,大声急道。
武长卿皱了一下眉头。
“玉裁,你不要着急,听为师慢慢给你说。”
武长卿顿了顿,又道:
“当年的徐国世子木成康年少有为,雄姿英发,跟你想象中的徐国人完全不同。
而且恰恰相反,木成康风度翩翩,重情重义,是个不可多得的儒雅之士。”
武长卿一边说着,一边垂着眼睫观察着玉裁的反应。
“最难能可贵的是,成康世子痛恨征伐屠戮,甚至一生不曾修炼一品一境。
玉裁,你要知道,成康公子可是‘无双龙马’体,他若用心修行,恐怕整个大陆也没有谁有他那样的卓越天资。”
玉裁满脸认真地听着武长卿的话语,默不作声。
“成康世子的原配夫人是典军的首席女弟子,叫采薇。
当年,成康世子为了化解徐国和钟离两国的仇怨,只身赴钱塘,被仇人追杀,采薇在姑苏把成康救下,二人自此倾心相爱。”
“然后呢?”
玉裁忍不住地问道。
“你没事了?”
武长卿关切地看着玉裁。
“为师只是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你,至于别的,为师也不能断定。”
武长卿接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