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月明星稀。
白松在自己房间翻看着少时看过的书籍,心中颇有感触,夫子为天下读书人指了一个出路,学而优则仕。他白松的身份首先是个读书人,其次才是一名剑修。未来他最想做的还是当一个朝中能臣,与当代君主开创一个千古盛世。
想到这里,他嘴角不由得轻轻上扬,自己才华横溢,诗剑双绝,哪天到了长安定能激起千层巨浪。
那些文坛前辈,他一定要一一前去拜会。
屋外一阵敲门声传来,白松放下书本,扭了扭脖子,他说道,“请进。”
丫鬟秀秀推门而入,她低着头轻声细语地说道,“公子,这是夫人命膳房做的莲子羹,她让我送过来。”
白松说道,“有劳了。”从小他就是这样,对每一个下人都客客气气的,毫无做派。
秀秀又上前去,把莲子羹放在书桌上,转身要走。
从进门开始,她就没有抬起过头,更没有看白松一眼。
这让白松有点疑惑,他叫住了转身要走的秀秀。
“你叫秀秀是吧?”丫鬟点了点头,“是的公子。”
“你为什么一直低着头呀。”
秀秀说道,“小的习惯了…”
白松刚在书上看到儒家亚圣的一句话,“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他想告诉这个小丫头,不要因为自己身份卑微就看轻自己,尽管抬起头来,怕它个鸟。
他刚想开口,秀秀就说道,“公子,如果没有什么事,我就先退下了。”
这小丫头,竟然半点不给他面子。
白松说道,”不可以,你把头抬起来。”
秀秀听了这话,右脚微微向后挪动,她慢慢抬起头。
她看了一眼白松后,就立即移开了视线。
秀秀虽然是丫鬟打扮,容貌却十分好看,明眸善睐,楚楚可人。
白松说道,“好了,你退下吧。”
秀秀听了又低下了头,缓缓走出房间。
她走后,白松从后面的博古架上取下一个玉簪,然后用刻刀在玉簪上刻了两个字,这玉簪他打算明天送给那个丫头,有些时候再好的道理讲出来就变味了。
第二日,李长安早早地就来找白松,他们今天要一起去锦城逛一逛。
犹记得少年之时,他和长安还有四五个玩伴,一起在锦城的大街小巷,或者看别人斗蛐蛐,或者跑去那赌庄看别人赌钱,有一次他们忍不住要玩,结果输了个底朝天。
今日出行,只有白松和长安两个人,少时的玩伴都已经离开锦城,去谋求仕途。
临出门之前,白松拿上自己佩剑,长安问道,“去逛个街,你拿剑干嘛?”
白松说道,“万一路见不平,我好拔剑相助呀。”
长安摇了摇头,两人并肩出府,那时候白尚和他夫人正在为自己的儿子谋划一件大事,今天他们要请一个客人,城南王文柏员外,他有一个女儿,年芳二十,比白松小一岁…
白松和长安来到锦城街上,商贸繁华的锦城,百年复百年,一直熙来攘往,王朝更迭,却依旧不改其色。
五代蜀主孟长君,曾经在锦城城墙上遍种芙蓉,所以锦城还有蓉城一称。
白松五岁时候举家从西域碎叶小城迁到锦城,这算是他的第二故乡,至于碎叶,他只有一些零星的回忆…
白松和长安行走在街头巷弄,有好多东西是小时候喜欢,现在却不感兴趣的,比如那些泥塑木雕,空竹花灯,现在通通没了兴趣。
在经过赌庄的时候,两人对视一眼,长安说道,“还是算了,等会儿还想去杨家铺子买点枣泥糕呢。”
白松点了点头,“同意,这地方害人不浅,里面那些个主,一个比一个厉害,上次输那么惨,一定是有人出老千…”
“真别说,还真让你说准了,前段时间我听说有个厉害的主出老千,被赌庄打折了腿…”
“是不是呢…”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最后走到了杨家铺子。
长安对里面的人说道,“买枣泥糕…”
铺子里面走出一个妇人,身材极好,虽是中年,眉眼之间风韵犹存。
她看了看两个年轻人,立马问道,“可是白家公子…”
白松笑着点了点头,“王婶好…”
那妇人大声笑道,“几年不见,出落得如此风流倜傥,公子,可有中意之人。”
白松摇了摇头,“没有。”
长安在一旁说道,“王婶,我们要买枣泥糕。”
妇人瞅了他一眼,“等会儿…”
长安叹了口气,年幼之时,它们来这里,这妇人就对白松眉开眼笑的,对他则冷眼想加,难不成,容貌有这么重要?
妇一人说道,“我去给你们拿糕点。”说完她转身走进后堂。
过了会儿,后堂走出一个女子,她是刚才那妇人的女儿,名叫杨玉儿,三年不见,已是少女之姿,那容貌与她母亲年轻时候,别无二致。
她把糕点递给了长安,长安问道,“多少钱?”
杨玉儿说道,“我娘说不要钱。”她也一样,从刚出来视线就一直在白松身上。
长安说道,“记账上吧。”
说完二人离去,临走之前,白松朝杨玉儿笑了笑,她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