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皇帝吃惊的是杨嗣昌的思路太过弔诡,有点学大英的味道了。
皇帝作为战爭狂人,他还是很喜欢所谓大舰巨炮,“玩真理范围我说了算”那一套的,只不过..你杨嗣昌的思路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
『按照卿的意思,一旦战事扩大到幕府,即刻便让陈奇瑜、郑芝龙带著部分官军,从海上登陆德川幕府的“心臟”江户”
“而陈奇瑜他们只要拿下江户,这倭国日本的天下便算砥定了—”
皇帝並未直接说他思想超前,而是旁敲侧击,询问杨嗣昌的想法是不是这个。
只不过杨嗣昌对此很快给予了肯定,並且说道:“臣虽然与陛下所言的是一个意思,但实则臣的意思又与陛下所言,並不相同。”
“嗯朕都没能猜出你的意思快说与朕听听爱卿的高论。”
洪承畴对於杨嗣昌突然的卖弄新理论,也特別感兴趣,小声在杨嗣昌边上掺和一句道:“没想到杨阁老有这么新潮的兵事理念,有趣!洪生亦在此洗耳恭听。”
对於洪承畴的假意恭维,杨嗣昌是不以为意,他开口道:“正所谓: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
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一句朱由检未能及时反应过来的古代文言文,他微微点头,又示意他继续下去。
杨嗣昌便继续说道:“此先我大明一直处於上风的是战场,而非关係,让倭国德川家一直在挑拨震上面占据主动。”
“一步慢则步步慢!臣以为,与外藩小国之间的闔,当与兵事一般,绝不容轻忽,更应与兵事一样讲究先人一步。”
“而在萨摩城之战,我大明却被倭国岛津家与德川家在外交上面所步步紧逼,臣实言此乃兵家大忌!”
他对於皇帝的疑惑,侃侃而来的谈论起明廷这段时间来,面对倭国、萨摩藩生起的事端,是一言点明了其中的纠结,令朱由检真的认真判断、思考起来。
在明廷的对外態度上面,自己这段时间的带头纠结作用,是不是反而影响了陈奇瑜那的军队战事,和京中朝臣们的判断思维。
这..的確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皇帝內心被他说服,因为觉得也的確是自己这段时间犹犹豫豫,做事还是不够果断,希望稳定和延续明藩关係的缘故,让战爭很受阻碍。
於是他主动提道:“朕以为欲速则不达,没成想反而成了陈奇瑜在倭国的累赘那既然如此,
按卿的意思”
杨嗣昌立即回应皇帝道:“臣的意思便是,收回倭国的驻防,並命各江海大船组建大舰队,开始例行巡视江户湾,震镊德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