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吴瑕瞪大了眼睛,她吃惊地问:“究竟是什么事,为什么父皇和母后都不想让儿臣知道?”
“这件事情与你关系不大,却与姜太医一家有关。”越国皇帝顿了一下,眼神飘向远方,徐徐道,“姜太医的妻子王氏与你母后是闺中密友,感情一直很好,你母后寂寞时还常常召见王氏入宫陪伴。后来你母后怀了你哥哥,王氏也有孕在身,王氏年长,又已经生过一个儿子,经验丰富,有她陪伴照料你母后,朕十分放心。十月怀胎,两人同时生产,姜太医亲自接生。你母后生下你哥哥,王氏则生了个女儿。当时朕很开心,给你哥哥取名吴双,还赐名给姜太医的女儿叫姜华。你母后很喜欢小姜华,就这样王氏产后和女儿一直留在宫中,与你母后住在一起,共同抚育儿女。
一日朕醉酒,错把正在给你哥哥喂奶的王氏当成你母后,轻薄冒犯,朕酒醒后给王氏赔礼道歉,你母后却没有原谅朕。王氏生得美貌,虽然比朕还年长几岁,但在你母后看来确实有**朕的资本。于是你母后开始疏远王氏,让她带着女儿离开皇宫回到姜太医家中。没过多久,王氏得了重病,你母后赐了一棵大内珍藏的药参给王氏,王氏服了药参病情反而加重撒手人寰。
后来你母后偷偷向朕承认,她在药参中下了毒,她原本以为姜太医会察觉药参有毒,不给王氏服用,却不曾想真的酿成惨剧。你母后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一直怀疑王氏是故意勾引朕。”
公主吴瑕似有所悟:“这么说来,姜太医很有可能是知道母后故意要害死王氏,却不敢不从。”
“朕也这样认为。”越国皇帝的语气中充满了悲伤,“在王氏死后,你母后曾经求朕答应一件事情,如果姜太医将来犯了什么重罪,她让朕一定放过姜太医的一双儿女。”
“父皇,母后恐怕那时就已经料到姜太医不会忘记杀妻之恨,那她为何还在病重的时候让姜家父子诊治呢?”
“若是父皇有瑕儿这样聪明,一早就猜出你母后的心思,恐怕会阻止这一切发生。”越国皇帝叹息道,“也许你母后一直就想给他们一个机会报仇吧。”
公主吴瑕隐约觉得整件事情还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似乎不像父皇说的那样,也许背后还隐藏着什么连父皇也不知道的秘密,她迟疑道:“那么姜楠为何拿走母后的锦盒?那个锦盒母后一直很珍爱,就连儿臣都不能碰,那锦盒里一定藏了什么秘密。”
越国皇帝却不以为然道:“也许那锦盒是王氏当年留下的旧物,姜楠在逃亡前取走母亲的旧物是人之常情。瑕儿不要再多想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算来算去都是朕的过错,你放过姜家的人吧。”
公主吴瑕点点头,心中却另有一番打算。难道姜楠是真的失忆,又恰好被卖到越国作奴隶么,哪有真么巧的事情?还有当年他拿走的锦盒是否关系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次日早朝,华南两国使团正式拜见越国皇帝,献上各色礼物,并提出求亲的意向。当着满朝文武,南国太宰赵路和华国英王刘玖对于自己的国家和求亲的诚意作了精彩的演讲。听上去都是激动人心,各有所长,越国皇帝一时难以决断究竟把公主嫁给谁。
太子吴双出列提议道:“父皇,既然难以决断,不如出题考量,华南两国使团都代表的是本国精英人中龙凤,公主想必会更属意与才华最出众的国家联姻。”
越国皇帝点头同意,略一沉思道:“朕的公主曾经出过一道题考朕,朕一直答不出来。现在不妨说出来,哪一国使者能想出让公主满意的答案,朕就将公主许给哪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