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北漂入都城(1 / 2)

张琳琅带着文秀姐弟乘坐马车一路北上,发现华国的社会治安比她想象中更好。道路宽阔,大多数地段都可以两辆马车并行,沿途市镇多且热闹。走南闯北的商旅虽然有议论华南两国的战事,可是战场远在南国,华军师出有名志在必得,必胜的信念让华国百姓在国内的生活都有条不紊,南方多少有些流民,但是越往北方越显安定富庶。

张琳琅心想,这华国的皇帝看来是个治国的明君,国富民安,兵强马壮,她很庆幸自己选对了方向,这也使她对未来的安稳生活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憧憬。但是她身上带的钱财有限,越是繁华的地方消费水平越高,她又一时没有想到赚大钱的办法,只能尽量在满足自己不吃苦的前提下节约日常开支。

比如,平时住店,张琳琅和文秀姐弟睡在一个房间。张琳琅是女人当然不觉得尴尬,可文秀也没有反对。

张琳琅还奇怪,没有正式成亲,文秀竟然答应和她这个“夫君”同房,旁敲侧击地向王丛打听了一下才搞清楚,原来按照当时华国风俗,父母双亡,子女三年之内不能举行婚礼。想必文秀知道她与张琳琅都是三年内父母亡故,自然不宜行正礼,所以对于这种没有拜过天地就同房的做法文秀才能欣然接受。

张琳琅一开始还担心万一文秀主动“侍奉”夫君,她这个假男人的身份被戳穿之后该如何解释,结果文秀一直是安分守己。文秀年幼,父母早逝,没人教过她男女之事,亦恪守礼法非礼勿视,她的认识还单纯地停留在只要和夫君同床共枕,时日久了自然会怀孕的淳朴状态。于是张琳琅与文秀两人每晚同床,吹灯盖被各自睡觉,相安无事。

华国雍都号称是天下最大的都城,在张琳琅眼里其雄伟繁华确实有几分像史书中描写的盛唐时的长安,可比起现代社会的超大城市,就略嫌渺小了。所以在进城的时候她虽然兴趣盎然地左顾右盼,却不像杜文秀那样目瞪口呆震惊地无法言语。

杜文秀一直生活在杜家庄,最远一次是随父母去青田县城,当时就觉得县城屋宇林立非常繁华,可如今进入雍都,随处可见三四层的高楼,直入云霄的宝塔,饭馆商铺钱庄客栈各行各业买卖兴隆,就连街道都是青石板铺就,最宽的地方能容下八辆马车并行,简直是她做梦也没见过的大场面。

文秀震惊了好久才慢慢缓和下来,发现张琳琅神情自若,心中更添了对“夫君”

的敬仰之情,暗想她的夫君果然是饱学之士,四方游学见过大世面,她今后定要谨言慎行,多多学习免得将来丢了夫君的脸。

在车夫王丛的帮助下,张琳琅没有花多少功夫就在城内租到一处便宜的好房子。

这宅子在一条繁华的街巷里侧,购物出行方便,又不觉吵闹,布局小巧精致,三间正房,一处东厢房兼做厨房,庭院不大却栽有杏树和柿树,屋里屋外摆设一应俱全,稍加收拾再买些日用就能入住。房主没有卖房的打算,张琳琅也没有想好是否就此定居这里,于是双方谈好租金一月一两三钱银子,立下字据,张琳琅付了一年的租金,算是暂时安顿妥当。

王丛跟着忙里忙外直到晚上,张琳琅内心过意不去,就主动提出留王丛在新家之中吃晚饭。张琳琅原本想展示一下自己做饭的手艺,在现代她是无师自通百里挑一的烹饪高手,谁知文秀却把她拦在了厨房外边。

“夫君,你是男子汉大丈夫,堂堂的秀才老爷,不该进厨房的。”文秀笑得腼腆,“文秀知道夫君怕我累着,可是文秀给夫君煮饭一点也不觉得累。”

张琳琅无言以对,她不是圣人,骨子里就有些懒散贪图享受,有人心甘情愿地为她做饭,于情于理她都不会拒绝。

不过文秀的热情体贴,是出于对夫君的关爱,她毕竟是假借旁人的身份,少不了心虚愧疚,叮嘱道:“文秀别累着,随便做些家常菜就行,需要帮忙了喊我。”

文秀轻应了一声,喜滋滋地进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