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突如其来的电话
京郊影视基地的摄影棚A区,「现实世界」I0I公司的休眠区已经搭建完毕。
跟林远家里那甚至有些给2070年丢脸的简陋设备不同,这里一排排造型冷峻的休眠舱在幽蓝的灯光下闪烁著无机质的光泽,空气中弥漫著淡淡的金属气味,一看就科技感十足这里将是影片后期,主角林远秘密潜入、接入「绿洲」的关键战场之一。
此刻并非正式拍摄,而是道具测试阶段。
道具组的老王师傅正小心翼翼地忙碌著,将一条条银灰色、触感奇特的柔性感应带,缠绕在洛珞的手臂和躯干上。
他的动作精准而细致,如同在进行一项精密的手术。
最后,几枚薄如蝉翼、触感微凉的微型生物电传感器阵列,被轻轻贴合在洛珞的额头和太阳穴位置。
洛珞安静地躺在为他量身定制的主角接入舱内,闭著双眼,胸膛随著平缓的呼吸微微起伏。
他的面部肌肉偶尔会极其细微地抽动一下,似乎在主动调节著某种状态,像是在感受,又像是在————适应。
老王一边调整著感应带的松紧,一边忍不住低声嘀咕,声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洛导,这玩意儿看著酷炫,躺久了是真有点硌————其实这几个场景加起来,镜头前顶多躺个把小时,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您一向要求高,但也没必要非亲自躺进来感受这硬邦邦的底板和这些线头吧?我们按图纸保证外观和动作捕捉精准就行。」
他印象里,洛珞在科研上追求极致完美,但在片场拍戏时的吃苦耐劳也是出了名的,这种对道具舒适度的「挑剔」,似乎有点反常。
洛珞缓缓睁开眼,目光清亮,穿透了舱体透明的部分,望向摄影棚顶部纵横交错的钢架结构,仿佛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
他没有直接回答老王的疑问,嘴角反而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带著憧憬的笑意。
「王师傅,绑紧点,按最贴合的状态来。」
他声音平静,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就在老王依言操作时,刚在自己接入舱体验完的刘艺菲裹著厚厚的羽绒服走了过来,站到洛珞的舱边。
她哈了口气,搓了搓手,目光落在洛珞身上那些复杂的接驳装置上,然后轻声问:「感觉怎么样?我在想,角色第一次真正意识沉入绿洲」,那种脱离现实束缚的瞬间轻盈感,和身体本能的僵直感,该怎么在微表情和肌肉反应上协调展现?特别是眼睛,闭眼前和睁眼」在虚拟世界的第一个眼神————」
洛珞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去,他微微侧头,认真地和刘艺菲低声探讨起来,手指无意识地划过感应带上的纹路,似乎在感受著它们传递信息的潜力。
「对,就是这种割裂感,物理躯体的束缚还在,但精神已跃迁————」
他的话语充满了沉浸式的思考,在这种形式的表演上,别说如今他的演技早已大成,即便是几年前的他也是驾轻就熟。
没办法————条件在这摆著呢,这种整个人进入虚拟实境游戏中的表演方式,恐怕在绿洲被他真正创造出来之前,全世界都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像他这么了解了。
谁让他动不动就进到【剧本游戏】里做任务呢,这种「穿越感」他可太熟了,完全是本色出演。
就是不知道,如果真的把虚拟实境技术搞出来,使用者会是个什么感觉,恐怕在技术完全成熟之前,普通人是没机会感受了。
毕竟是涉及大脑,再谨慎也不为过,即便这次真的如他所愿的触发了一些任务,拿到了相关技术,真的把绿洲搬出来那天恐怕也要很远了。
另一边老王听著他们的专业讨论,心中那点关于「舒适度」的困惑暂时被压下,只当是两个主演在为角色抠细节。
他认真记下洛珞对感应带贴合度提出的细微调整要求,一丝不苟地执行著。
他哪里知道,洛珞此刻躺在冰冷硌人的舱底,忍受著那些缠绕的线缆,心中涌动的并非仅仅是演员对角色的揣摩。
他每一次细微的肌肉调整、每一次呼吸的节奏变化、每一次对感应带触感和传感器位置的反馈,都如同最精密的探测仪,在收集著数据。
他的指尖划过感应带的纹路,大脑却在飞速构建著蓝图:这里的弧度是否贴合人体工学?这种材质的导热性是否适合长时间佩戴?生物电传感器的位置能否再优化以降低侵入感?
洛珞那望向棚顶的深邃目光,穿透的不仅仅是钢架,而是投向了一个由他亲手构想的未来一那个名为「绿洲」的虚拟宇宙。
他坚持「像素级真实」,不仅仅是为了电影画面,更是为了在银幕之外,真正「把绿洲从电影里搬出来」!
当这一天到来,人们用以接入那个瑰丽世界的门户,就是他此刻身下这个原型机的进化版本。
这短暂的「不适」,是他作为缔造者对未来用尸体验的提前预演和苛刻测试。
每一分钟躺在道具舱里的时间,都在为未来那个真实存在的「绿洲」休眠仓,积累著最宝贵的、源于身体的真实反馈。
拍摄的进程并非按照三把钥匙的顺序来的,虽然其他几个场景都有现成的材料和道具,但毕竟场景相对宏大,只有《原始码》一个列车全搞定,因此最先布置也是最先拍摄完成。
在此之后则是「洛博士」的戏份。
在另一个精心布置的、充满未来科技感却又透著孤寂氛围的「洛博士工作室」内,洛珞正进行著另一场重头戏一饰演「绿洲」的缔造者洛博士。
——
「洛博士工作室」里堆满了「老式电脑」、线路板、布满灰尘的初代VR设备模型,以及大量写满公式和草图的纸张,营造出一种天才被岁月和孤独掩埋的沧桑感。
相比起所谓有之前搭建经验的几个电影场景,其实这个才是最好布置的,因为这是洛博士还年轻时的五十年前的时代————嗯~也就是现在。
那些所谓的「老旧」设备————几乎都是当前的最新款,有些甚至直接是从公司的编辑部搬过来的,客串的十分自然。
洛珞换上了略显宽大、「款式过时」————也就是当下的衣服,戴上了一副笨重的黑框眼镜,头发也打理得有些凌乱。
虽然这个角色似乎是他本人,但跟他现实中意气风发的青年科学家不同,也不是游戏中机敏果敢的少年林远,而是同样智慧过人但有些落魄,将自己毕生心血倾注于虚拟世界却迷失于现实的「绿洲」缔造者—洛博士。
这场戏是洛博士录制终极彩蛋挑战的独白,需要展现这位天才创作者的极致专注、内心的巨大孤独以及对「绿洲」倾注的全部心血。
洛珞收敛起扮演林远时的少年感,眼神深邃而疲惫,声音低沉却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仿佛将灵魂注入了这个与自己有著奇妙联系的角色。
」A!」
洛珞的眼神瞬间改变。
那是一种深邃的、带著巨大成就满足感却又被无边孤寂吞噬的眼神。他的声音低沉、缓慢,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自嘲:「————我创造绿洲」,因为在那里,我感觉不那么孤独,它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牢笼,我倾注了一切,却忘了怎么在现实世界里————真正地活著————」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掌著桌上一枚破旧的象棋棋子,指关节微微发白,镜头捕捉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水光。
他讲述著挑战的初衷,寻找继承者的渴望,话语间是对现实人际疏离的深深遗憾。
监视器后的副导演屏住了呼吸。没有激烈的动作,没有夸张的表情,洛珞仅凭眼神、微表情和声音的细微控制,就将洛博士那复杂矛盾的内核—天才的骄傲、创作者的热爱、避世者的脆弱以及对理解的隐秘渴望—精准地传递出来,充满了令人心碎的孤独感。
刘艺菲在一旁静静看著,也被这强大的沉浸式表演所感染。
也许是角色就是根据他本人设定的,这种情绪连洛珞自己都被感染,每次「Cut」后,他都会安静地在角落沉淀片刻,再投入下一条的拍摄。
摄影棚B区,气氛与A区的科技感截然不同。
这里正在复刻《闪灵》中的眺望酒店走廊。
美术指导小赵眉头紧锁,正和一位头发花白、戴著眼镜的外籍老先生激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