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海报的最后赫然是洛珞和卡梅隆这对联合编剧执导的队友合照。
再搭配上海报下方那清晰的文字介绍,一瞬间洛珞与詹姆斯·卡梅隆联手打造《战斗天使》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娱乐圈深水区引爆了一枚当量惊人的“艺术核弹”。
顷刻间,全球娱乐版图仿佛被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中,陷入了诡异的停滞,旋即炸开!
同行导演/编剧:羡慕、仰望、无奈、自嘲交织。
“拍电影拍到这个份上……有国家兜底,有‘神之力’加成,搭档卡梅隆……这是我等凡人能企及的高度么?”
“讲真,以后科幻题材……没点理论基础,观众都嫌假了。”
王磊盯着手机屏幕,足足半分钟没回过神。
“洛珞.导演科幻卡梅隆.”
他嘴里无意识地重复着这几个词,感觉自己的认知正在经历一次剧烈的运动。
一股巨大的危机感攥住了他。
拾光映画本就凭借《流浪地球》和《深空防线》稳坐国产科幻头把交椅,如今再加上“盘古堆之父”的威望和卡神的光环,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强强联合”,简直是降维打击。
华谊、光线的股价应声出现波动,投资者们都在重新评估拾光这艘巨舰的未来航线。
演员圈层更是彻底沸腾。
无数一线大咖、新晋小生的经纪人电话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打爆,对象是拾光映画的选角导演温岚。
曾经因《深空防线》短暂低迷而有所犹疑的目光,此刻全变成了炽热的渴望。
能参演“洛导加卡神”的项目,这意味着什么?是国际曝光、演技镀金、职业生涯的飞跃!无数精心准备的简历、试镜视频和“充满诚意”的合作邀请如雪花般飞向拾光总部,连那些原本对科幻题材不屑一顾的“顶级流量”,都开始紧急补课《铳梦》,试图抓住这艘驶向世界顶点的超级飞船的舷梯。
某位顶级演员甚至私下放话:
“配角也行,只要能上这条船,什么都行!”
一时间,娱乐圈的资源与身价被彻底搅动。
粉丝的狂欢则是另一个极端。
洛珞的“科研粉”与“影迷粉”经历了短暂的割裂后,迅速达成了史诗级和解。
科普博主们兴奋地撰文分析:
“洛总亲自执笔剧本,意味着《战斗天使》的科技设定将极度硬核!盘古堆都能搞定,‘撒冷城’和‘钢铁城’的能源系统算个啥?机甲和义体技术说不定有现实原型!”
“看谁敢再嘲笑我们科幻不科学?总设计师带你玩真的!”
而刘艺菲的粉丝则激动得语无伦次,在各大平台疯狂刷屏:
“我老婆演加里!配着洛总和卡神!这是什么神仙配置!菲宝冲向世界!”
洛珞+卡梅隆的组合,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底气与全球化的骄傲。
并非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中。
一些老牌导演、影评人在私下聚会中,表达着忧虑与困惑。
“艺术和科研能这么无缝切换吗?洛导的身份太特殊,光环太重,会不会反过来束缚卡梅隆的创造力?”
“‘上面’之前可是驳回过这个项目,后来又‘特批’了,还加上了‘特殊安保’!这拍个电影搞得跟国家机密任务似的会不会太兴师动众了?创作还能纯粹吗?”
这些声音被淹没在巨大的声浪中,却也代表着一部分人对这场史无前例合作背后复杂性的思考。
最有趣的反应来自几位中生代实力派导演。
管虎看着新闻,摩挲着下巴感叹:
“这格局玩得太大了。”
徐峥则笑呵呵地在朋友圈转发了海报图,配文:
“祝贺洛导回归‘老本行’,期待新视角!”
完全不在意他的朋友圈里压根没有洛珞的存在。
而刚刚完成一部长片的李安,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简单表示:
“电影没有国界,突破性的合作值得期待,洛先生能从实验室回归片场,本身就很奇妙。祝他成功。”
他们的话语克制而沉稳,内心却同样被这场飓风掠过,或许也在思考,未来属于电影的方向,是否真的已开始改变。
整个国内娱乐圈,仿佛被这则消息点燃……种种情绪剧烈翻腾、碰撞、融合。
所有人都意识到:华语电影,或者更广义地说,全球电影的规则,再一次将被一只年轻的手,轻轻地撬动。
而震动不仅仅在国内,好莱坞也不例外。
洛杉矶,比弗利山庄。
当经纪人大卫把新闻递到他的A-list客户面前时,这位刚刚结束奥斯卡热门影片拍摄的男主角,手中的咖啡杯几乎脱手:
“天呐!卡梅隆和…那个华国科学家?洛珞?核聚变那个?他要联合执导?”
不仅仅是演员们。
制片人们办公室的电话被打爆,投资人们紧急召开视频会议——詹姆斯·卡梅隆!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全球票房的天花板,代表着技术革新的前沿,代表着制片预算的无底洞但总能带来丰厚回报的保障。
然而,公告上并列的那个名字——洛珞。
在好莱坞的标准里,他或许只有两部《流浪地球》和《深空防线》算是真正打入了国际视野,虽然前者在北美因文化壁垒受限,但现象级成功和3D技术突破足以震动业界,而后者凭借那颇具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剧情,以及不逊色于前者的特效,在北美反而更受欢迎一点,票房上还要更胜一筹。
只是仅仅如此,洛珞在导演履历的“厚度”上似乎也完全无法与卡梅隆相提并论。
但……
“别天真了!”
一位华尔街投行负责影视基金的VP对着屏幕没好气的说道:
“履历?看看他名字前面是什么!‘盘古堆之父’!‘可控核聚变总设计师’!那代表什么?那代表他身后站着整个华国的意志力!”
是的,盘古堆点火这么大的事,早就不限于华国内部,国际上尤其是美国,更是对此深入了解报道了一波,尽管政府并不是很希望看到这一幕……
尽管卡梅隆在影视圈地位一骑绝尘,但跟背后站着一个国家做背书的洛珞相比,还真说不好谁更强势。
伙计们,这不是好莱坞导演选角,这是地缘政治在银幕上的合流!卡梅隆的眼光毒辣依旧,这不是他提携新人,这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资源绑定与未来布局。
真论起来,恐怕洛珞这边的‘势’,对‘卡神’未来的全球布局更加关键。
“洛珞导演”VS“卡梅隆导演”:在娱乐价值的旧天平上,卡梅隆似乎稳赢。
但在未来科技背书、国家级支持以及前所未有的国民关注度构成的新维度里,天平剧烈摇摆。
好莱坞内部普遍感受到一种微妙:这次,似乎是“Kg of the World”向掌握着“神之力”的新贵主动伸出了橄榄枝,而且可能受益良多。
全球瞩目:期待与质疑的飓风旋涡
几乎在公告发出的同时,全球媒体的头条迅速被这史无前例的组合占据:
《Variety》:“全球娱乐新纪元:卡梅隆携手‘太阳点火者’洛珞!《阿凡达》导演为何选择与华国核聚变领袖共掌《战斗天使》?这标志着好莱坞权力中心东移?抑或是未来娱乐巨擘的诞生?”
《Hollywood Reporter》:“强强联合背后:卡梅隆的野心与洛珞的蓝图——《战斗天使》的选角或成最小悬念,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时光科技的项目发展。”
《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在震惊之余,不乏疑虑的声音:
“科学家主导电影项目是否会过于‘硬核’而忽略娱乐性?”
“卡梅隆的创作自由是否会因洛珞的特殊身份和华国的政治安全审查而受到限制?”
但这些质疑立刻被巨大的期待声浪淹没——无论是洛珞主导的世界级特效工程还是卡梅隆创下的票房神话,都让观众无法抗拒“神级组合”的终极诱惑。
即便是《流浪地球》的剧情在北美不是很受欢迎,但只要看过的观众都无法否定一件事,他们的特效做的真的已经不亚于好莱坞的顶尖水准了。
一时间,期待值直接拉到满格!
一个是定义了电影技术的“卡神”,除了《泰坦尼克号》的神话外,在去年,他又一次凭借《阿凡达》的全球狂潮加冕为全球票房之王。
一个是点燃了“人造太阳”、手握未来能源钥匙、并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现实科幻”吸金能力的“华国导演之神”。
全世界,都在屏息以待这场两位大佬共同缔造的传奇科幻大片《战斗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