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强者的敬意是绝对足够的。
正如后世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可以践踏一切规则教裕仁天皇握爪,而后者还十分荣幸的为此拍照留念一般。
现如今的德川家光在亲眼观摩完那千余颗倭寇首级后。
也是不做任何耽搁。
连夜便从江户府库之中调拨出两千万两白银,然后一路将大明使者十分恭敬的护送上船。
虽然两千万两这个数字听起来有些夸张。
虽然别人杀了自己的人,自己还发自内心的表示尊敬这事听起来有些离谱。
但对于坐拥数座银山、以及现阶段带着几分畸形武士道精神深入脑髓的日本来说。
这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近年来。
日本一直有一个比较尴尬的困境就是国内银子实在太多,多到根本花不完那种。
而其国内生产力总和,又不足以支撑这么多的白银储备在国内健康流通。
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通货膨胀。
身为幕府将军的德川家光也曾尝试过通过对外贸易,来缓解一下这个听上去有些幸福的窘境。
但由于他的两任先辈在执掌日本时,一直奉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对外贸易方面一直非常薄弱。
所以此举就没起到什么成效。
不过对现在的日本来说,倒是不会再有这个烦恼了。
明朝在日本的所作所为,将会彻底让日本走向对外扩张之路。
德川家光能感觉的到。
因为明朝昨日之举,幕府中那些原本坚定支持闭关锁国的顽固派,心态此时也是已然发生了变化。
而这样一来。
那些原本存放在府库内的无用银两,便将会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最好利器。
想到这里。
看着已经开始离开港口向远方航行的明朝船队,德川家光又朝着他们鞠了一躬。
他真的要谢谢大明。
随着将军的弯腰,一众前来一同送行的幕府武士也是一起跟着致敬示意。
这种持续了好一会儿后,德川家光方才慢慢直起身子。
此刻。
德川家光看着自己身前这一众目光凛凛的幕府武士,心中豪气瞬间迸发。
从这一刻起。
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对于日本来说,就已经彻底是过去式了。
接下来日本要走的,将是.军国之路。
对,就是军国道路!
德川家光对自己脑子里突然间灵光一闪的这个词语,感到非常贴切。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一旁心腹谋士前田智秀开口道:“多往明朝派些谍探过去。”
“让这些人携带足够多的白银,到了明朝后便立即着手于收买当地的官员、百姓,从这些人口中套到足够多的信息。”
“明朝到时若是不愿意教,那我们就自己学。”
前田智秀身形猛的一肃:“嗨!”
德川家光并未满足于此,接着继续说道:“还有朝鲜那边。”
“明朝刚刚占领朝鲜,朝鲜人心必定不稳,朝鲜那边也多遣些谍子过去,说不定能更有成效。”
前田智秀:“嗨!”
至于刚被明朝借走的那两千万两。
德川家光倒是没考虑过两年后,明朝会不会连本带利按期归还的事情。
在这方面他的想法还是比较朴素的。
明朝皇帝都以自身名誉做担保了,两国还签订了正经国书,明朝怎么赖账?
总不至于说,一点国际信誉都不讲吧?
等明朝到了还银子的那一天,日本想必也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到时候这边连本带利的收完银子后,那边就立马对明朝动手!
日本,终究要变得比明朝更加强大。
另一边。
已经上了船的陈继盛看着岸边那黑压压弯下去一片的倭人,倒并没太过在意。
两年之后发兵剿灭日本,已是陛下在他出行之前就定下的国策。
他们要做的,是帮陛下在这两年内尽可能将朝鲜给看好。
至于日本那边会在这期间搞什么小动作,就随他去吧。
大明朝如今举目皆敌,日本算老几?
等一众运银船驶离日本海岸线后,陈继盛唤来几名随从,开口道:
“你们先乘快船去朝鲜,将已经筹措到银两和日本这边的可能会出现的变故先行通知给陛下。”
“是!”手下应声离去。
一日后。
朝鲜都城内。
陈继盛派来的先行人员一路奔波,在第二日中午时分回到了朝鲜。
一进城。
他就赶忙将已经筹措到银两的好消息告诉给毛文龙等人。
一众东江镇将领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那颗悬着的心也是终于放了下来。
众人不做任何耽搁,又立马将此事禀报给朱由检。
行宫内的朱由检则是在听完汇报后,随即便对这笔银子如何使用做出了详细部署。
对目前的朝鲜来说,最为紧要的便是与后金交界的边关问题。
这点之前就已经做好准备了。
花个几百万两,自然能拉起一波军队去守关。
剩下的银子,则用来改善民生收拢人心。
这一块朱由检是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的。
他开始一一和众人讲述,而这也是让众人听的一愣一愣的。
诸如什么以大明的名义在朝鲜大兴基建稳定就业。
通过屠杀地主阶级实现财富再分配、顺便转移矛盾把之前朝鲜的各种不好全都推到这些人身上去。
扩充军备武造工厂然后趁机宣传战争思想、再大肆抨击这两年朝鲜几次失败的战争以激起民愤.
尽管这种种操作众人也都曾听说过。
但是从陛下口中将其给详细说出来,总能给他们一种超脱时代性的震撼。
听着这一项项举措,众人不由得激动万分的热烈讨论起来。
看着身前这些人,朱由检点了点头。
虽然这支执政团队还没有真正治理过朝鲜这么大的地界的经验。
但只要主管能动性够了以及拥有足够端正的执政态度,那治理朝鲜就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这两者,这些人都是不缺的。
因此可以预料的到。
即使等他离开朝鲜后,朝鲜依然会如他所设想的那般稳步发展。
直至成为对抗后金的重要据点,以及大明另一个重要的出海口岸。
毛文龙此时也是察觉到了什么。
在顿了顿后,他试探着开口询问道:“陛下.您是不是准备离开朝鲜了。”
朱由检点点头:“朕不能在朝鲜久待。”
“朕走之后,朝鲜便交由诸位了,朕相信你们会让朝鲜早日真正成为我大明的一份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