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216章 波茨坦镀金学院

第216章 波茨坦镀金学院(1 / 2)

摩尔曼斯克的漫天风雪中、每天都要冻饿而死几万至十几万人的同时。

一路舟车劳顿的鲁路修,已经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柏林,即将入学波茨坦军事学院,完成他为期三个月的晋升前镀金生涯。

“你好,鲁路修.冯.亨特男爵,第6集团军准将参谋长,‘大德玛尼亚’装甲教导师师长,前来报到。”

坐着一辆BMW最新款装甲汽车,来到柏林西南郊40公里的波茨坦军事学院,鲁路修就直奔教务处,然后递交了自己的证件和入学邀请函。

到了他这个级别,入学时拿的都不是录取通知书了,而是入学邀请函。

是学校请他来学习,而不是他自己申请/考进来。

“啊!您就是鲁路修男爵,我知道您在基辅和加里波利的精彩表现,真是帝国的大英雄啊。这边请,先喝杯咖啡稍等一下,入学手续马上就好。”

一名负责教务接待的上尉打杂军官丝毫不敢托大,直接就全程跟着鲁路修、帮忙一站式搞定手续,最后还双手把学员证递交给鲁路修。

鲁路修也不托大,同样双手接过学员证,还跟对方客气了几句:“你是这里的教职人员?基辅和加里波利战役主要是在鲁普雷希特元帅的英明领导下才打赢的,这种事情我可不敢居功。”

那名打杂上尉立刻澄清:“不不不,我区区一个上尉,哪里有资格算是教务人员,我只是临时助教罢了。蒙您垂询,且容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战争初期也上过前线。

但去年夏天晋升上尉后不久、就被调到骑兵侦查和传令部队,担任军兵种参谋助理。后来写了几篇关于新形势下快速侦查与通讯方面的研究课题论文,被母校看中了,临时借调回来做些助教工作、辅助副校长戈尔茨将军完成一些课题,课题结束后就要回部队的。听说您最近要来,戈尔茨将军很重视,就让我来接待您。

鲁路修男爵,我很崇拜您的高瞻远瞩。说句实在话,基辅和加里波利那边,军功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您的战法让我看到了一种使用坦克和装甲车辆快速侦查、快速联络、快速配合的新战术潜力。

而且这种战术已经经过了实战检验,只要再总结完善一下就可以推广了,就凭这些战术创新和武器应用创新,您就该当高级将领。”

古德里安上尉就跟粉丝遇到偶像一样,抓住机会便语速飞快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通。

要不是鲁路修有点理解基础,而且一听到古德里安这个名字就能脑补出对方的大致人设。换个一般人还真听不明白这一大堆恭维。

看起来,古德里安的人生履历应该也是被鲁路修的蝴蝶效应给影响了。鲁路修依稀记得,地球位面的古德里安整个一战期间都没有进军校进修或是当助教,也没研究过什么装甲相关课题,就始终在骑兵和侦查通讯部队当参谋。

应该是鲁路修提前搞出了坦克,导致这种兵器被德玛尼亚军方中更多有识之士提前注意到了,这才有了古德里安自作主张抽空做了些研究,投了个论文到母校,然后引起了高层重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初鲁路修发迹之初,在收罗人才时,当然也想到过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但这些人普遍不是南德四邦派系的,当时也不在第4和第6集团军,鲁路修的手够不到那么远,也就没法招揽。

古德里安一直在骑兵的军兵种司令部当参谋,现在总算是进入了鲁路修能影响的视野。但他也因为晚来了一年,隆美尔都升到上校了,古德里安现在还只是上尉。

这就是跟对老大跟得晚的代价。

至于曼施坦因,鲁路修现在都没法去找,那家伙跟兴登伯格元帅关系太密切,是兴登伯格派系的。

除非哪天兴登伯格元帅吃了瘪,曼施坦因才有较大概率改换门庭。

对面的古德里安见自己说完后、鲁路修男爵似乎陷入了沉思久久没有回应,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有点密了,这才尴尬地笑了笑:“对不起,我可能说太多了。以后有机会再向您请教。”

鲁路修也终于回过身来:“没事儿,我能听明白。你是不是打算写一些装甲应用战术方面的课题?我看好你,想写什么就写好了,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讨论。”

古德里安没想到对方级别比自己高整整四级,居然还这么好说话,颇有些意外和惊喜: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您这次来波茨坦军校进修,肯定也要搞相关的研究,我当然不会抢您的课题了。”

鲁路修:“我这次回来,总参谋部应该是要求我做一些战略学方面的课题研究,上面的人都认为我战术层面已经够好了,但缺乏大局观,要我把这些大而化之的军事理论好好补补。

所以,装甲战术之类的新应用,你能想到的课题、研究方向,尽管放手去干,想跟我交流随时都能来。”

鲁路修非常大度,他也是真心不在乎这些战术课题究竟由谁来完成。他前世毕竟不是专业搞研究的,对所谓的闪电战理论也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指望他跟军事院校的科班生那样研究得很细节,他也做不到。

既然古德里安在这方面是专业的,他又刚好在研究,就让他研究好了。只当是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鲁路修只要偶尔给对方提供点大而化之的思路就行。

而且鲁路修跟普通校级军官不同,他根本不缺一个战术创新的论文课题来确保晋升。他来波茨坦军校就是镀金走流程的,只要最终成果勉强说得过去,总参谋部都会让他升少将。

但这么一个顺水人情放出去,对于才区区上尉的古德里安,却足以令他感恩戴德,强化了其鲁路修狂热死忠粉的程度。

古德里安感激涕零道:“既然这样……我就却之不恭了,不过您放心,到时候我一定让您署名在前。而且,总参谋部未免有些小看人了,您这样的天才,战略学怎么可能差得了,您只是缺乏一个系统性学习研究的机会。”

鲁路修笑笑,对这个说法不置可否。

他的战略眼光和大局观当然是不差的,只不过,此前他只在巴里亚系的核心将帅面前表现过自己的真正战略眼光。不论是鲁普雷希特公爵还是利奥波德老元帅,都对他的眼光深为叹服。

但鲁路修此前面圣的机会有限,加上他在威廉皇帝面前奏对时、战略大局层面一直收着,有些不合适的话不跟皇帝说,这才使得皇帝对他的大局观评价、远不如鲁普雷希特公爵对他的评价。

而总参谋长法金汉上将和其他总参谋部高层,就更不了解鲁路修的大局眼光了,因为他们完全没有交流过这方面的问题。

这次来进修,鲁路修一路上已经大致想过了,可以找一个相对惊世骇俗、但又不得罪太多目前当权派、同时还能找到前人理论依据的战略学课题,既要光大他自己所代表的路线派系,最好还顺带打击一下兴登伯格和罗登道夫那一派的观点。

但具体怎么选,怎么操作,还得慢慢探讨酝酿,反正有三个月时间呢。

这些事情,就没必要跟古德里安这种地位低的局外人多说了。

……

办完入学手续后,当天鲁路修并没有急于立刻开展学术研究,而是好好休息了一下,又花了一两天工夫社交,跟其他同期的研修生混个人脉脸熟。

不过一圈逛下来,他发现所有参加学习的学员里,自己居然是军衔最高的!所以根本没有任何人值得他去用心巴结,他只要正常社交就行了,反而别的学员需要来巴结他。

不过仔细一想这也正常,毕竟波茨坦军事学院的高级军官研修班,跟《亮剑》里李云龙读的那些镀金班还是不太一样的,这里的高级研修班一般是给校级军官来进修,为将来万一有机会当将军铺垫一些素养,把基础打扎实。

类似于地球位面扶桑人也有士官学校和陆大两级教育体系,一般人上军校只能先上士官学校,要毕业并服役晋升后,才有可能再去陆大深造,再读完后才有可能升将军(这么说其实有点倒反天罡了,扶桑人的士官-陆大两级教育体系,其实是抄的普罗森人的军校体系,普罗森这边的才是祖宗)

所以鲁路修发现,所有同期进修学员,只有他一个人是准将,而其他人都是少校到上校不等,连上校都很少。而大多数人的学制也不是三个月的短期班,还要稍微长一点。

如果是和平年代,这种进修有可能长达两三年,但战时往往会压缩,最多一年。

还得是那些负伤在身、因为需要养伤才回后方长期驻留的军官才会给一年。如果没有负伤的,一般也就进修六到九个月。

其他学员的年纪,也都在30岁以上,就鲁路修一个25岁以上的。而如果是超过35岁还没混到校级军官的,一般也很少再让过来进修了。

因为可以预见:一个35岁都没到少校的家伙,这辈子在退休前上到将军的希望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鲁路修一番混脸熟后,也难得在同期生里看到几个熟面孔,都是80后85前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