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言之,刘彻想了很多,可能是在南阳郡山坡上、野地里临幸的梅夫人、白夫人即将分娩,受喜气影响,他连做的梦都是美的。
甚或为两位夫人所诞提前取了名字,如果是龙子,一刘崖、一刘坤,如果是龙女,一刘暖、一刘幸。
人闲,心也闲。
当听到周、萧、张、陈,四座元功家族,倾尽所有愿意支持自己复辟时,刘彻心底油然而生一股愧意。
没有四大元功家族,就没有大汉建立,没有四大元功家族,大汉就无以至今日,在国朝危难之际,不管过去受过多少委屈,四大元功家族总会义无反顾站出来,这著实让刘彻有几分汗颜。
刘彻突然开口道:「董仲舒。」
「臣在。」董仲舒躬身答道。
「你是大儒,说说什么叫「公忠体国』?」
「尽忠为国,不避权势,为公忠体国。」
「你说,如周家,如萧、张、陈三家,算得上公忠体国吗?」刘彻紧紧地盯著他,继续问道。
自从这老小子回到朝廷,就怀著其他心思,出谋划策间,仿佛事事都在从天子统治角度出发,实际上,却在为儒家献计,更难评的是,计谋就没有成功的时候。
是董仲舒建言他无疾而病,是董仲舒建言他入野南巡,还是董仲舒建言他敬天法祖现在,董仲舒又建言他复辟。
这老小子哪怕伪装的再好,也不是个忠臣,儒家,也不是什么老实学问。
他想到之前的两度尊儒,就恨得牙痒痒,怎么就猪油蒙了心,想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呢?
悔不当初啊。
董仲舒听出了陛下的讽刺,却装作听不懂,平静答道:「萧家、张家、陈家,就是公忠体国之臣,至于周家,那就更是了。
萧庆、张乘、陈莫,有公孙弘之才,周共,有卫青、霍去病之能,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觅得良才!」
不无讥讽。
元功家族有传承,英才名将不乏出,为何到本朝没落了呢?
难道不是陛下刻意削弱元功家族在朝影响力吗?
落了难了,见人忠诚,念其人及祖的好,贱不贱啊!
后悔尊崇儒家、尊崇公羊家,晚了!
在那二十年里,儒家凭借权势搜罗、抢夺了无数百家典籍、珍藏,即便之前「共功」,诸子百家又把典籍、珍藏抢了回去,但是,抢的回竹简,却抢不回儒家已经借鉴到的思想。
二十年来,儒家枝繁叶茂。
靠著抢来的底蕴,儒家必然可以熬过漫长的黑夜,迎来破晓的黎明。
将来,留书后儒,让刘彻、刘据父子和暴秦、始皇帝一档!
君臣表面相宜,背地里都在想著如何清算彼此。
吾丘寿王受不了这诡异的气氛,出声道:「陛下,元功家族、官宦豪族、巨商大贾、
游侠盗贼,所给的兵、甲、钱、粮,要由专门的人接收,居中调度,臣以为,不妨效高皇帝旧事,由平曲侯周共统兵、领甲,由萧庆统钱、筹粮,由张乘、陈莫从计、从谋,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准。」
刘彻立刻同意,话锋一转,补充道:「让周共尽快将族人送至郎池宫,务必不留一人
「是,陛下。」吾丘寿王对皇帝的刻薄寡恩有了更深理解。
「另外,让期门郎去上林苑狩虎狼,来日起事,朕要亲入长安擒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