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 第229章 缘!妙不可言!(求订阅!)

第229章 缘!妙不可言!(求订阅!)(1 / 2)

隶属于京城文联的《东方少年》杂志编辑部。

27岁的郑缘洁在这里担任诗歌编辑。

此时,他刚走进来编辑部,就发现同事们都在讨论今天的《人民日报》,好奇问道:

“是有什么大新闻吗?”

一个同事看了郑缘洁一眼,回答道:“浮生同志在今天的《人民日报》上给《山楂树之恋》的读者写了一封信。”

“了什么?”

因为《东方少年》杂志是订购有《人民日报》的,所以当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人已经转身去他们编辑部专门存放这些刊物的地方取了一份报纸回来。

“……有朋友在信中,老三和静秋的故事让他重新相信了爱情,这对我而言,是至高的褒奖。我们正处在一个国家日新月异、人人奋斗向前的激荡年代,人们在追求物质丰裕的同时,精神的星空同样需要被照亮。老三和静秋的故事就是像告诉大家,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那些人类最基础的情感,如真诚、善良、坚守与牺牲,永远值得我们奉若珍宝。”

“笔下的故事虽已完结,但它因你们的阅读而获得了新的生命。你们赋予它的理解与眼泪,远比故事本身更为厚重。是你们,让老三和静秋从纸墨间走了出来,在千千万万个读者心中,真正地活了下去。前路漫漫,文学是我们共同的慰藉,这封回信,无法抵达每一位读者的案头,但我希望,我的感激与祝福能通过笔墨传递出去,被更多人看到……”

郑缘洁将陈浮生写给《山楂树之恋》的读者的这封信来来回回的读了三四遍,然后悠悠叹道:“写的真好,但是我想问一下浮生同志的《舒克和贝塔历险记3》什么时候出呢。”

他这话被坐在旁边的一位同事听到了,笑着打趣道:“老郑,你不会是又没下部的灵感了,想从浮生同志的作品里面找吧。”

这两年,郑缘洁相继创作了《鲁西西与豆芽兵》《蓝耳朵飞船》《鲁西西外传》等作品。

因为风格和陈浮生的《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很像,所以老是被同事拿来调侃。

不过郑缘洁也不恼,反而笑着道:“那怎么了,我是借鉴了浮生同志的《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甚至他这部作品带给我的启发很大,但是鲁迅先生曾过,窃书不算偷,更何况我还只是借鉴呢。”

另一个同事加入了他们之间的话题:“鲁迅先生什么时候过窃书不算偷了?”

“他笔下的孔乙己的,不就是等于他的嘛。”郑缘洁理直气壮道。

“你这是歪理,那要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角色杀人不犯法呢,难道这也能等于是先生的?”

“我开个玩笑而已,王组长何必当真呢。”

郑缘洁讪讪的笑了笑,然后拿出纸笔,准备给浮生同志写封信,催一下《舒克和贝塔历险记3》。

免得这位‘贵人’多忘事,忙忘了。

陈浮生自然没忘。

而且他已经把第三部的框架给写了出来,拿给李凖和梁晓升去试写了。

只是这两人一个擅长写乡土,一个擅长写知青,现在陈浮生要他们写儿童,别他没把握,就是两当事人此时都一个头两个大。

“老李,你写出来了吗?”

“没有,还在看陈导的前两部,你呢,写了吗?”

“我昨晚上试着写了几百个字,总感觉味不对,所以也和你一样,还在研究陈导的前两部。”

“哎,本来以为儿童不需要太深奥的道理,应该很好写,结果真正尝试才知道,越是质朴纯真的东西,越难。”

“可不是嘛,也不知道陈导是怎么驾驭得了那么多种题材的。”

“我们普通人和天才是不能比的。”

一个上午很快过去,李凖放下《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第一部和第二部,站起来走到梁晓升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梁同志,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给你来完成了,加油。”

梁晓升一脸懵逼的抬起投来,“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