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作家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人民大会堂,共同见证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隆重颁奖。这个以茅盾先生命名的奖项,遵照先生遗嘱设立,用他捐赠的稿费开启了中国文学褒奖长篇创作的崭新篇章,也是我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项。
此次评选聚焦1977至1981年间的长编创作,经过评委会的审慎检视与甄别,最终评选出《徐茂和他的女儿们》《东方》等六部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扎根时代土壤,既记录着历史的深刻变迁,也镌刻着人民的心灵轨迹,彰显了文学与时代,与让人民同行的珍贵品质……
此刻,让我们以文学的名义,向获奖作家致以祝贺,更向所有坚守创作初心的文学工作者致以敬意。”
巴金先生到这,视线从稿子上移开,扫视一眼台下的上千人,又继续道:“现在,我宣布,第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正式开始!”
文学奖都是提前公布的,这次评选的六部作品除了巴老念到的三部,另外三部分别是《将军吟》《冬天里的春天》《李自成》。
陈浮生被选为《芙蓉镇》的颁奖嘉宾,这部作品是古华去年2月份发表在《当代》杂志上的长篇。
以生活在芙蓉镇上的胡玉音和秦书田的命运作为主要线索,展现了1963年到1979年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是一部这个时期反思的重要代表。
历史上,这部再过几年会被谢敬拍成电影,找了姜炆和刘庆担任男女主角。
然后他两搞在了一起。
当时刘庆还未离婚,这事后来被她老公知道了,不仅把姜炆揍了一顿,还逼他写了和刘庆的经过。
也幸亏当时严风已经过去了。
不然还会不会有后来的导演姜炆都不一定。
当然,这都是陈浮生前世发生的事了,这一世才1982年,后面的事不好。
不过当他将奖颁发给古华的时候,后者倒是试探性的问道:“陈导,您觉得我这适合影视改编吗?”
“老实,挺适合的。”
听到这个回答,古华眼前一亮。
不过旋即陈浮生的下一句话又给他火热的心头上泼了一瓢冷水。
“可惜我东方公司主要拍的是外汇电影,而你这如果要改编的话,更加适合电影厂。”
更适合电影厂吗?
古华喃喃自语了一句,然后还是冲着陈浮生感谢了一句。
虽然这是一场颁奖典礼,但是其中的颁奖环节却只占了会议的一部分。
更多时间是各位领导准备的长篇大论的发言。
陈浮生一开始也在认真听。
但是当第一个领导就在台上讲了近三十分钟,而且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后,他也就没什么耐心了。
坐在陈浮生旁边的是《燕京文艺》的主编王濛。
对方见他开起了差,竟然主动给他传纸条?!
陈浮生没想到这是一个老同志会干的事。
不过虽然感到意外,还是拿起纸条看了一下。
上面赫然用很漂亮的字迹写道——浮生同志最近有什么新作品吗?
好嘛,原来是打他的主意,他就一个文学上的老前辈怎么会干出传纸条这么幼稚的事。
陈浮生回头看了一眼,见王濛冲自己友好的笑了笑,于是也提起笔,在纸条的空白处写下一句话——晚辈刚创作了一部爱情!
写完后推给王濛。
王濛看了陈浮生的回复,眼里一喜,接着继续用纸条问道——是什么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