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1 / 2)

提起黑狐门、胡承仁、胡魅儿与东北仙家之间的故事,就不得不追溯到两百年前的一桩恩怨以及一部宝书《阴阳春典》。

胡承仁是在1600年左右得炁,在同世纪四十年代修炼至仙家,1700年左右加入长白仙乡,正式成为东北仙家的一员。

而助他得炁的人是一个十二岁的王姓小男孩,为了感谢小男孩的大恩大德,胡承仁自愿成为其保家仙,护卫其后代平安富贵。

时光匆匆,眨眼间就百年过去,大概是1815年左右,东北仙家之中发生了一个大事。

一部名为阴阳春典的宝书横空出世,这部宝书相传是最有名的出马仙,得人皇赐封的胡三太爷所著,里面蕴含了得以成仙的大道。

不是成为仙家的那种成仙,而是真正的,寿与天齐的成仙;当然,是真是假,谁知道呢。

仙家固然长寿,可始终必有一死,且愈是长寿者愈加害怕死亡,仙家也难逃如此。

故而这一部宝书横空出世,哪怕可能是假的,也引得数百位不同阵营的仙家出手抢夺。

可最终,谁也没有完整的得到阴阳春典,在那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中,阴阳春典被意外打成数份,被几个不同阵营的仙家各自夺走。

当时白狐,也就是胡魅儿,意外得到了其中一部分,关于“咒术”的一部分。

胡承仁当时对这件事情是没有什么心思的,他热爱咒术,一心沉浸在咒术之中,他不要成仙,他要站在咒术之巅。

然而那时胡承仁的咒术水平已经达到了瓶颈,或者说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巅峰,前方再无他人的身影;没有人能教他,没有人能引导他,他只能自己埋头探索。

知识这种东西就像一个圆圈,在圆圈之内探索总是相对容易,真正难的是突破圆圈,创造出新的知识,哪怕只有一点点,那都是极为不易的。

一般来讲,真正的新知识需要数十位、数百位的人才夜以继日、经年累月的探索才行。

而胡承仁,恰巧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之境,他碰上了知识圆圈的壁垒。

为了突破这一层壁垒,他开始寻找自己没有听过的、没有看过的、没有学过的咒术知识,拜访全天下的咒术师,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突破瓶颈,踏上新的巅峰,开辟出新的咒术之路。

恰逢其时,胡魅儿正因为泄露了自己身怀‘阴阳春典’的秘密而被有心人追杀,偶然遇见游行天下的胡承仁。

胡承仁英雄救美,帮胡魅儿击退了追杀之人,后又因种种原因,机缘巧合之下,二人相恋。

相恋之后,没有几年,一个惊天噩耗就降临到胡承仁的头顶;他所保护的,供奉他的那一家人,被追杀胡魅儿的势力杀得一干二净,其中还有胡承仁最宠爱的,他视如亲儿子的出马弟子,王德。

得到了消息的胡承仁怒不可遏,急速赶回了东北,势要将仇人杀的一干二净。

而胡魅儿当时却因伤势未愈而没有随胡承仁一同回去,只是临走之时,将阴阳春典的残本交给了胡承仁,让其自行学习,以增咒术之实力。

怒上心头的胡承仁没有在意,他马不停蹄的赶回了东北,并对仇人展开了复仇。

可是,他一人之力怎能敌一方势力,纵使有几位关系良好的仙家前辈在其中护卫、调停,胡承仁还是险些被整死。

虽然险些被整死,但胡承仁并没有放弃复仇计划;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一点道理他是非常明白的。

可以一己之力怎敌一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