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杯化为齑粉,邓雄笑吟吟地看着曲彤,道:“接下来,我的第一个命令就是……配合我说服马仙洪在我那边做事……如果你不配合的话……你知道后果。”
邓雄说着,一甩袖袍,破体无形剑气破开眼前的空间,开出一个空间通道,邓雄跨入其中,消失在曲彤的房间里。
曲彤呆呆地看着眼前凌乱的房间,整个人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另一边,赵方旭揉着自己的脑袋,看着大区负责人呈上来的报告,整个人陷入了某种难以言喻的状态,他坐在椅子上,抬头看着天花板,喃喃自语:“这个邓雄……这个邓雄究竟要干什么?”
“他的实力究竟成长到了什么地步?居然敢对公司放出如此狂言,难道他真的能凌驾于整个异人界之上么?”
赵方旭的苦恼,邓雄是不知道的,但他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做出什么改变。
邓雄此时此刻正在和高廉交谈。
前些时日,碧游村事件还未发生时,高廉曾与他交谈,希望接他之手向名为“黑狐”的组织复仇,开出的条件比较诱人,是“千年阴沉木”与“五十年野山参”。
邓雄当时因为比壑山的事情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让高廉先等一个月再说。
而现在反正他也没有事情可以做,就打算先把这件事情给处理了。
也免得自己到时候再到处去找千年阴沉木和五十年野山参。
………………
邓雄的秘密地下室,马仙洪正在给自己的姐姐曲彤打着电话。
“好,我知道了,没事,十几天而已。”马仙洪在电话那头点着头,说道,“这十几天我就住在老邓家里没事的。”
他盘膝坐在洁白床单的床铺上,一边打着电话一边炼制着法器。
在与临时工的作战中他的空哭吼、盗吞兽、护身法器都受到了不小的伤害,想要再经历高强度的战斗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他需要炼制出新的法器来。
挂断了电话,曲彤那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马仙洪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姐姐的异常,而是平心静气地炼器;在外边的房间,仇让依旧在研究着邓雄需要的“全自动炼丹炉”,时刻不停。
大概在房间里待了几个小时,马仙洪走了出来,和仇让一起研究这全自动炼丹炉。
“不对,这里的核心要这么设计,”马仙洪一边翻阅着邓雄提供的炼丹书籍,一边指点着抽让。
他的天赋比仇让不知高多少,许多仇让看不懂的地方,不知道怎么设计的地方,遇到瓶颈的地方,他轻而易举便能够解决。
………………
李元化的小船屋,刘五魁正举着自己的杆子在这一片怎么也钓不上来的湖泊中钓着鱼。
李元化本人在屋子内部拿着几根银针给刘五魁的哥哥施针。
童子命属于灵魂变异,这种变异不是那么好搞定的,一般来说只能对灵魂下手,利用双全手或是其他什么针对灵魂的异术来修正灵魂,使其不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而李元化的流派,也就是青囊书一派对于这种童子命的治愈方法就有些另辟蹊径。
在这一流派看来,童子命的负面变异并不是什么灵魂汲取身体的生命力,或是灵魂对身体造成负担;他们认为这更接近一种不匹配。
就像是把一个男人的灵魂塞进一个女人的身体里,那男人的灵魂必然会不匹配身体而出现异常情况,比如说想立立不起来之类的。
那么在这种时候,就可以通过修改肉体来解除童子命的身体的负面影响,让身体主动去适配童子命。
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计,首先就得确认变异出的灵魂究竟是哪儿和身体不适配。
是身体大了,灵魂小了,还是灵魂尖了,身体钝了,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现在对刘五魁哥哥的治疗过程还远远没有达到修改肉体的地步,李元化正在通过银针来试探刘五魁哥哥的灵魂状态,从而思考要如何才能修改刘五魁哥哥的肉体来适配灵魂。
………………
解决了碧游村的问题,六大临时工几乎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哪都通总部那边暂时还没有召集临时工们做什么事情。
而答应了要将如来神掌传授给肖自在的陈洵带着肖自在一同前往了一个地点。
他们先是购买了两张前往四川的飞机票,乘坐飞机直达四川,接着乘坐高铁来到了LS市,到了乐山的大佛前。
“你说的地方就是这里?乐山大佛?”肖自在站在大佛对面的街道,离大佛还有一水之隔。
他看着端坐在三江汇流之处,一脸慈祥的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嘴里叼着一根香烟。
这座浑身爬满青苔的大佛像远远地眺望着河岸对面,那一双空洞的眼睛没有任何眼神,肖自在却莫名能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注视感,仿佛那里真的寄宿了一尊佛。
陈洵从他身后走过,道:“当然不是叫你来看乐山大佛的,随我来吧,咱们的目的地可不是这里。”
说着,陈洵从一旁的小摊贩上面买了两瓶矿泉水和两份凉皮,递给肖自在一份。
肖自在伸手接了过来,两人一边吃一边顺着道路往前走,走向乐山大佛处。
两人一路来到乐山大佛的顶部,也就是乐山的顶部,但他们没有站到乐山大佛的头顶,而是在旁边的悬崖上眺望着。
陈洵叼着一根香烟,站在悬崖的边上,他的前脚几乎踏空,只有后脚落在岩石的边上,几乎是已经要坠下的样子。
他看着眼前的景色,问着身侧的肖自在,“这里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之地,你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吧?有什么感想?”
肖自在看着眼前的景色,位于高山之上,四周的景色一览无遗,他道:“很美。”
陈洵叼着香烟,后退了两步,缓缓地说道:“三江汇聚之地,往往不是什么好地势,唐代年间,这里水势相当的凶猛,舟楫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
“当时有一位禅师名为海通,他为普渡众生、减杀水势在此地设下一门镇水之佛阵,以此来镇压汹涌的水势。”
“但那门佛阵并不是那么容易建成的,且就算建成了,历经千年也会坍塌,这里的水势终会再起。若是想一直镇压下去,就需要源源不绝的佛理与生生不息的炁。”
“为此,海通禅师在这里修了一座弥勒佛。”
“但这座弥勒佛并非是普通的石像那么简单,它蕴含了三位高僧的佛理。”
“当年修到肩膀部位时,海通禅师将己身化为这座镇水之阵的一部分,将自身的修为与佛理融入这座弥勒大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