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茂和秦月也是一愣。
这人是假的吧
找工作都不问福利待遇的吗
医院的绩效係数点都不知道!
想到这里,两个人都是投来鄙夷的目光。
做手术这么牛,我就不信院长不给他开出更好的条件,他指定是觉得院长给得太高,被我们发现会引起不好的影响!
秦月不死心,继续问道:“院长今天真没跟你提待遇”
李西北木訥摇头:“没有,找我商量开展新技术的事呢。”
孙茂小眼一瞪:“妈呀!是好事啊!这erat术、小切口阑尾手术,一开展起来,你就是妥妥的技术骨干!名望、待遇什么的不是手到擒来”
想到这里,他也忍不住开心了一把,在心里暗暗庆幸自己早早就认李西北做大哥。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如果不能成为大哥,选对大哥也是很重要的。
孙茂此刻就深深明白了这句话的重要性。
张志一听,也是立即对李西北竖起大拇指:“李老师,牛!以后的病歷我包了。”
技术骨干是什么技术含量
在任何一家医院,技术骨干就意味著是特聘专家、是博士、博士后,再不济也是个手术造诣很高的主任医师。
李西北能够年纪轻轻就有此能力,有此技术,获此殊荣,绝对是例外中的例外,天才中的天才!
关键是,说出去自己也是在技术团队的成员,脸上也有光啊。
张志也想好了要抱紧李西北这条大腿!
李西北微微一笑,拿出一本ercp操作范例继续看了起来,可这时办公室却传来急诊抢救室的呼叫:有急诊,野生菌中毒!
隨著冷链速度的提升,金陵的乡亲们也吃上了云南的红伞伞。
最近几年此类中毒事件层出。
没想到今天被他们给遇见了,四人抖擞精神,立时肾上腺素升,体內高能磷酸键里啪啦的断裂,释放出大量能量。
急诊科门外。
停著两辆麵包车。
开车的司机先下车来,急忙冲向急症室喊道:“大夫,大夫!赶快救命啊。我们这里有二十多个病人全是吃菌中毒的!
有的已经开始出现幻觉了!”
护士长杨雨婷指挥著护士们开始分流病人:“配合急诊医生迅速查看患者情况,並且给患者贴上“红、黄、绿”三色標识!”
野生菌中毒学名毒蕈中毒,隶属於急性中毒的范畴,属於急诊內科病症,急诊內科副主任张茹就是这次抢救的主心骨。
毒蕈中毒是每年都要面对的病症,作为一个在急诊科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医生,张茹对此也是颇有经验。
不过近年来隨著野生菌辨识知识的普及,集体中毒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今天一次性来了二十多个,不由得让张茹亲自坐镇。
甚至连急诊外科的医生也参与进来,称得上是全科总动员。
你说你是搞外科的,不懂这些中毒的处置
有什么紧急情况,照样顶著上。
毕竟医疗资源稀缺,特別是在又苦又累又没钱的急诊科,一个人得当两个用,清创换药包也要循环使用,甚至一卷胶带恨不得瓣成两半!
不像那些个大外科,豪气得都是用一次性的换药碗,手套、胶带、纱布隨便拿。
作为医生你首先得是一名急诊科医生,隨后才是一名急诊外科医生。
这就是为什么一有抗震救灾,有传染病爆发,急诊科和专科医生不够使的时候,其他专业的医生也要顶上的原因!
救死扶伤本就是每个医生的天职,灾难面前人人平等。
此刻王海也是带著一眾外科医生赶到,李西北的身高傲视群雄,使得他在一眾急诊科医生中格外显眼。
黄齐也在现场,只是跟张茹微微点头致意,並没有说话。
专业人做专业事,急救抢险毋庸置疑是急诊科的医生更专业。
张茹看著又一车患者被五菱宏光拉来,急忙道:“抓紧分流!绿色患者送急诊留观室;黄色患者先送到住院部;儘量清空出抢救室给红色的患者!”
王海也指挥手下的医生道:
“查看患者有无外伤,有外伤的同时送到清创室,或者直接在床旁进行清创。”
野生菌中毒可致幻,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幻觉而摔倒受伤,王海很有经验的预判了这一点。
病人很快分流完毕。
急诊內科的医生在抢救室內负责相对危重的患者;急诊外科的医生则负责处理相对较轻的患者:规培生则负责留观区的患者。
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一个患者平均分配到一个医生都是奢望,同样也是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一个医生的能力差距才能提现出来。
对於野生菌中毒,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同样非常重要。
首先要明確患者进食的是何种野生菌,隨后才能明確它对人体带来的损害,对症下药,
此刻张茹就正在跟倖存的患者家属了解第一手的情况,
三名司机围在张茹身边,神色焦急,满头大汗。
张茹很有经验的將一本野生菌辨识手册打开,放到三人面前:“知不知道吃的是什么菌”
甲男子摇头:“我是他们请来的司机,我不知道啊。”
乙男子也是有些懵:“我因为外出办事,没有在家吃饭,是突然接到电话才往家里赶的......”
男子丙脸上更多的是恐惧。
他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人在他面前倒下。
“都说吃菌要留一个不吃的菌会开车的,万一要是有个好列,也好及时送到医院来!我就是那个不吃菌开车的。”
张茹表情严肃:“你们一个都认不出来”
三人皆是失望的摇头。
看来这第一条线索算是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