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风光(1 / 2)

严格来讲,昌平其实也不算外地,它离四九城不过几十公里远。

从德胜门出发前往西关,距离大概是40公里上下。

要是在80年代的时候,坐公交汽车的话,车费也就6毛钱左右。

这么说吧,昌平其实就是四九城下辖的一个郊县,而秦家沟呢,则是昌平里面的一个小村子。

何保国有一辆自行车,去秦家沟还挺便利的。

要是路况良好的话,何保国骑自行车每小时能骑20公里,这么算下来,两个多小时就能赶到秦家沟了。

不过呢,从四九城去秦家沟,只有一小段是大路,大部分都是小路,好走的路段没多少。

这么一估算,骑自行车大概得4个小时才能到达秦家沟。

不过即便如此,骑自行车去办事或者出行,不仅让人看起来显得特别潇洒自在,而且实际上也确实能带来不少便利,能省去不少麻烦呢。

要是上午早点出发,说不定还能赶到秦淮茹家吃午饭呢。

何保国有随身空间,礼品啥的都不用放在自行车上,这又省了不少事儿。

这一晚,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天刚蒙蒙亮,何保国就出门了。

他从空间里拿出一个肉包子吃起来,这就算是吃早饭了。

热气腾腾的包子放在空间里,拿出来的时候还是热气腾腾的。

要是把冰的东西放进空间,拿出来的时候也还是冰的。

可以说,只要是没生命的东西,放进空间的时候是什么样,拿出来的时候还是什么样,一点都不会变。

这么说吧,这空间可比冰箱厉害多了。

把冷饮和熟食同时放进空间,不管过多久拿出来,都和放进去的时候一模一样,这功能可太牛了。

就是可惜不能放活物。

所以,要是想把一些鸡鸭鱼放进空间,就得先把它们弄死。

何保国先去了鸿宾楼,向领导请了几天假。

他何保国要娶媳妇,这可是大事,请几天假很容易就批下来了。

何保国有一手好厨艺,而且人脉也广,就算离开了鸿宾楼,他也不愁找不到工作,所以,就算旷工几天他都不怕。

请好假后,何保国就骑着自行车往秦家沟赶去。

他尽可能地抄近路,而且专门挑路况好的路段走。

在城里骑车那叫一个顺溜,毕竟他对城里很熟悉,而且城里的路也好走。

然而,一旦出了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路况越来越糟糕,周围的环境也愈发陌生。不过好在方向没错,时不时还能瞧见个路标指指路。

长城南边,军都山脚下。

这儿的风景倒也别有一番韵味,河流不多,可山林却是一片连着一片。

但那山路,着实让人头疼不已。

好多路段那叫一个坑洼不平,要是骑着自行车在上面走,颠得屁股生疼,感觉屁股都不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

没办法呀,只能骑一段,再下来推着走一段。

虽说骑着自行车去秦家沟挺风光,也能让秦淮茹在村里更有面子,可这一路上的艰辛,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这也算是稍微体会到了放映员的苦处。

就拿他那个死对头许富贵来说吧,经常要下乡去放电影,带着那沉重的放映机,骑上自行车,少说也得走几十里路。要是遇到路况特别差的村子,自行车根本没法骑,只能扛着放映机一路走,鞋底磨破那都是常有的事儿,一点都不稀奇。

要是放映员下乡的时候碰上大风大雨的天气,那可就更遭罪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这个特定年代里,放映员这份工作的地位那可真是高得没话说。

不管哪个村子来了放映员,全村上下没人敢得罪。

这不,今天阳光灿烂,天气好得不得了。

何保国也是特意挑了个这样的好天气,才骑着自行车前往秦家沟。

虽说他已经尽量挑好走的路了,可这一路上还是吃了不少苦头。

为了娶个媳妇,他可真是付出了不少啊!

骑了3个多小时,何保国终于远远地望见了秦家沟的影子。

这比他之前预想的还要快一些呢。

他从兜里掏出手表,看了看时间,现在是上午11点08分,去秦家沟正好能赶上吃饭。

不过,何保国还是决定不去蹭这顿饭了。

秦家沟的条件也就那样,秦淮茹家这会儿估计已经开始做饭了。要是他这时候赶过去,说不定人家正吃着呢,到时候面对那些粗粮野菜,双方难免都会觉得有点尴尬。

反正他的空间里啥吃的都不缺。

于是,他就在路边停好自行车,在旁边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下,从空间里拿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蛋炒饭,碗里还放着一个油亮亮的大鸡腿。

他慢悠悠地啃着鸡腿,吃着蛋炒饭,享受着这片刻的惬意。

顺道还悠然欣赏起周边的景致来。

啃完鸡腿,他随手把骨头往旁边一抛,紧接着,那一大碗蛋炒饭也被他吃得干干净净。

他抹了抹嘴,肚子算是被填得饱饱的了。

虽说心里有点想喝点小酒,但一想到还要去秦淮茹家,就硬生生把这念头给压下去了。他从空间里掏出一个茶壶,喝上几口茶水润润嗓子。

这时候,给秦淮茹家准备的礼物也差不多能拿出来放到自行车上了。

礼物也不算丰厚,几斤猪肉、几斤米面,还有半斤红糖。

要是带得太多了,怕把秦淮茹的父母给吓着。

就这些东西,也足够让他有面子了。

……

秦家沟,说它是个穷乡僻壤的山沟沟,那可一点都不夸张。

不过,这村子里也有百来户人家,好几百口人呢。

何保国刚骑着自行车来到村口,立马就被几个村民瞧见了。

只见村里那些看到何保国的人,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

何保国这穿着打扮、气质神态,一看就不像是农村人,再加上他还骑着自行车。

“这是从哪儿来的干部呀?”村门口一个大婶小声嘀咕着。

就何保国这模样,要是他说自己是干部,村里的人估计没有不信的。

“同志,你叫啥名儿啊?来俺们村是有啥事儿不?”不远处一个中年汉子迈着步子走了过来,开口问道。

“你好,我来是找秦淮茹的,我叫何保国。”何保国一边说着,一边散了一支香烟给对方。

那中年接过香烟,有点舍不得抽,小心翼翼地把它别在了耳后。

一听说眼前这人就是何保国,还是来找秦淮茹的,这中年汉子立马咧开嘴笑了。他叫秦顺光,是秦淮茹的三叔,家里就只有一个闺女,叫秦京茹。

在原来的剧情里,秦京茹出场的时候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可现在她还只是个小不点儿。

村里人都知道秦淮茹前段时间去城里相亲去了,等秦淮茹回来的时候,也说和对方谈上了。

至于何保国不仅愿意出50元当作彩礼,还带着秦淮茹在城里下馆子,一路各种买买买,秦淮茹回来之后压根儿没提这事儿。毕竟村里已经有那么一些人开始眼红了,要是再把这些事儿往外说,还不得让村里好多人嫉妒得发狂啊?

不过呢,秦淮茹还是小小地炫耀了一番。

村里人都晓得秦淮茹找的对象年纪稍微大了点儿,可具体大多少岁,谁也不清楚。

现在大家看到何保国,瞧着他模样还不到30岁,估计也就比秦淮茹大个几岁吧!

现如今这社会,老夫少妻的组合都算不上啥新鲜事儿了,年龄差个几岁那根本就不算个事儿呀!

况且,何保国长得那叫一个仪表堂堂,整个人看着精神抖擞的。

村里那些小伙子跟何保国一比,就显得太稚嫩了。

就连秦顺光心里都觉得,秦淮茹跟何保国不太般配,感觉秦淮茹有点配不上何保国。

只能感叹秦淮茹这命真是好啊!要是自己闺女长大也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就好了。

随后,秦顺光就带着何保国往秦淮茹家走。

路上碰到村里一些人,秦顺光还热情地给他们介绍何保国。

说起秦顺光在村里的地位,那可不低,甚至比秦淮茹她爹的地位还要高一些。

在农村,谁干农活又快又好,谁就有地位。

而秦顺光干起农活那可是相当厉害,村里人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能干的好把式”。

还没到秦淮茹家呢,在家待着的秦淮茹就听到消息了。

何保国这一来,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似的,在村里迅速传开了。

虽说何保国和秦淮茹之前早就把各项事宜都商量妥当了,可秦淮茹心里头还是七上八下的,总担心会冒出什么意想不到的状况。

现在看到何保国真的来了,她高兴得脸上的笑容都藏不住了。

在秦家沟,秦淮茹家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

何保国也见到了秦淮茹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