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在赛事场上力压群雄,为国争光。
于是,竞胜会逐渐演变为两个版本,分别是每年举办一次的庄国竞胜会以及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十国竞胜会。”
听到这里,甄应声道:“原来是这个样子,我们雍国以前也在每一年固定的月份举办竞胜会,一方面是城与城之间的比试,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为了选拔。”
说到这里,甄突然发现,筑空看着自己的眼神带着一丝古怪,于是她赶紧问道:“智者,我是哪里说错了吗?”
甄的神色带着紧张。
她明明拥有雍国公主的身份,哪怕如今作为质子,但事实上,只要庄雍两国的关系不破裂,她在庄国也会享有公主的待遇。
但是现在面对一个并无任何官职的筑空,也就是她眼里的智者,竟然会露出如同小鹿一般慌乱的神情。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和雍国特殊的论辩之风有着密切关系。
随着封君制的开启,雍吸引了很多善于游说的知识分子前往,他们在话术、辩术上无所不用其极,为的就是用一席雄辩打动高位者,争做王侯幕僚。
这种风气逐渐也影响了私学教育的发展,原本,雍国偏居西北,在文化教育上长期落后于东方列国,论辩之风却让雍国的私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只是学堂内容也严重偏向于政治论辩,这更助长了论辩之风的盛行。
在这种风气的推动下,雍国甚至拥有了嘉名日这种民间节日,旨在评选“名士”。
嘉名日当天,每个邦或邑的民众将从过去一年中对当地社区最有贡献、最具声望的若干候选人中,评选名士。
名士博取关注的重要手段之一即是演说,从中可以看到辩论之术在雍国的重要性。
名士得到的好处当然很多,比如觐见邦侯甚至雍王以自我举荐,一般来说,成为名士也是迈向封君之位的第一步。
也因为这样的原因,普遍被称为智者的这些口若悬河的名士,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还建立了名为雄辩学坛的纯理论学术机构。
雄辩学坛建立之初,恰逢雍国大量封君位空缺,吸引了很多贪图名利的人前来,他们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权贵们的认可,而方法就是在这些权贵的家宴上发表高谈阔论,一举成名。
因此,雄辩学坛应运而生。
不得不说,学坛的人都不是什么等闲之辈,身怀真才实学者有,纸上谈兵却善言诡辩者也有,当然还有不少从异国远道而来见识稀奇古怪的人。
综合了封君制、民风、有心人故意推崇等等原因,拥有才学、能言善辩的智者,在雍国拥有崇高的地位,并且也拥有叫人难以想象的支持者。
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普通人是根本不能够得罪这些智者的。
而冒犯智者,更被视为大不敬的行为。
甄虽然身为雍国皇室,但是自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所以对于智者,特别是筑空这种远比国内那些夸夸其谈的名士更为博学的人,她才会下意识产生出敬畏之心,担心自己刚刚说的话,会引起筑空的不快。
看到甄紧张的模样,筑空眨眨眼,微笑着安慰道:“你没有说错什么,的确就是你所说的这个样子。
只是我这里要提醒你一件事情,你要牢牢记住了。”
“嗯,我一定记在心里,还请智者指教!”甄挺直了后背道。
“你现在已在庄国国都,而且今后恐怕很多年的岁月,你都会留在这里。
虽然庄伯不就后会在大典上收你为义女,册封你为公主,但是你也要明白,公主的身份,并不能给你带来多少安全。
相反的,庄国国都之中,有很多人会盯着你的一言一行,期待着你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