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几千个人,几千张嘴,谁也没办法捂得严严实实。很快,就有风声传了出来。
得知孔耿二帅决议投鞑,而且今晚就要剃头,所有都大吃一惊。
继而,陷入深深的两难之中。
早几天不是说好了,陈少保宽宏大量,放大家出海自生自灭。
孔帅、耿帅也和苏使者相谈甚欢,一直在磨条件来着。
怎么才短短几天,就变成剃发投鞑了?
到底哪里出了错?
其中最机灵的几个千总、把总,连军营都没回,摸着黑就上了城墙。
利用最后的一点职权,找绳子缒下城墙,然后朝着官兵大营狂奔。
“别放箭,我是来投降的,别放箭!”
“我要见陈少保!”
“紧急军情,孔贼要剃头投鞑了……”
类似的声音在旷野中响起,传到官军大营,引起一片哗然。
明军众将知道这几天要出事,个个寝不卸甲。
他们听到消息,一边痛骂孔有德无耻,一边齐聚中军大帐,询问该如何应对。
少保不是留下三个锦囊来着,这会儿该拿出来亮亮相了。
左良玉是统军副帅,自然知道内情。
所谓三个锦囊,只是陈子履离开军营时,安定军心的说辞罢了。
实则对策只有一个——先文后武,轰他娘的。
只是……
好像比少保的预计,足足提前了两天,应该不会有事吧。
“大铜钟准备!”左良玉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动起来再说,“大嗓门准备!火箭炮准备!”
陈子履把抚标营留在前线,自然不会没有目的,早在离开之时,就做好了一切准备。
左良玉一声令下,武状元王来聘、武探花徐彦琦等人,纷纷掀开了身边的油布。
三口伪装成大炮的巨钟,赫然出现在了大炮阵地上。
开口对着城内,后面是一百个成排成列的士兵。
这三口巨钟是第二次莱州战役时,为了伪装关公吓唬人,专门从寺庙里拆下来的。
这一次,大家伙不用憋着气假装关二爷,可以尽情呐喊了。
“投鞑当奴才!”
“出城不剃头!”
“投鞑当奴才!”
“出城不剃头……”
陈子履提前定好了巨钟的位置,安排好大嗓门的站位,务求扩音效果达到最佳。
而抚标前营是大刀营,王来聘和徐彦琦最喜欢挑选粗犷的士兵,嗓门一个比一个大。
这会儿一百人齐声呐喊,再通过铜钟扩大,声音便如炮弹一般,在登州城头反复回荡。
尽管只有简短的两句话,却爆发出极大的威力。
值夜叛军看到军官逃跑,早已惶恐不安,互相询问是怎么一回事。
这会儿听到对面喊话,更是如遭重击。
是谁要投鞑?
是谁要剃头?
是谁要当奴才?
是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