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撑杆水雷的威力(1 / 2)

看到院子里的潜水船,苏均是既感亲切,又心潮澎湃。

鹦鹉螺号第一次下水,他是试航员。第一次潜越闯关,他是使者兼“船长”。

那份紧张刺激、惊心动魄的经历,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想起一个座位卖一千两,又不禁暗暗好笑。

在莱州被围的几个月里,几艘潜水船轮番往返,前前后后转运了七八十土大户,坑了那些人近十万两银子。

哪怕在莱州反击战的前一夜,仍有几个豪商认为胜负难料,各花了一千两送子侄出城。

后来官军大胜,那些人觉得一夜净亏一千两,脸色比吃了屎还难看。

也正因坐过船,或者出过钱的人很多,潜水船不算太大的秘密。

莱州解围之前,大家都想着出城,自然不会公开宣扬。

后来缙绅们一想到亏大了,不免私下里偷偷议论:陈少保太坑人了,明明有必胜的把握,还不和大家明说。

每一个亲自坐过的人,都对潜水船嗤之以鼻。

原因很简单,潜水船太小了,只塞下七八个号人。

浮上水面,这就是一艘带壳的小船,和朝鲜人的龟船没什么两样。

隐蔽行事,则无法使用大炮之类的武器——众所周知,大炮是没法在水下发射的。

拿来侦查敌情或许还成,不过大海本就一览无余,快船在十里外就能看清船只,没必要抵到近处细看。

唯一的用途,或许就是用来走私了——偷运一船人参利润倒颇为可观。

总而言之,潜水船就是偷鸡摸狗,骗钱揽财的玩意,难登大雅之堂。

苏均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莱州解围之后,立即自请回到中军帐下。

心想呆在潜水船队难以立功,还是当说客有前途。

没想大战在即,主帅竟然专门回来一趟,真是万万没想到。

另一边,陈子履对潜水船的考究,到了不厌其精的地步。

他亲自入舱视察,坐到座位上,和其他人一起蹬了几圈,感受传动装置的可靠性。

又用铁锤敲击铁龙骨和加固圈,用听声音的方式,判断结不结实。

直至林杰在外面行礼,才从舱里爬了出来。

向林杰问道:“三个人一起磴,航速只能达到一节吗?有点太慢了。”

“禀少保,顺水的话不止一节。冲刺的话可以更快一些,不过体力可能跟不上。”

林杰最近一直泡在作坊,这会儿才刚刚试航回来,头发还有点湿漉漉的,看起来有点狼狈。

他对潜水船非常了解,便细细解释起来。

潜水船加装了尖头之后,确实有利于破浪。三个人一起磴,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螺旋桨亦转得飞快。

几样改进加起来,航速的提升很大。

不过人的体力终归是有限的。

士兵们长时间猛磴,腿会酸胀得厉害,后面反而会磴不动,还不如一直保持匀速。

在没有洋流辅助的情况下,每个时辰跑四里地,也就是所谓的一节,就是极限了。

林杰道:“少保恕罪。咱们潜水队100名水兵,日日操练,能做到十个时辰往返芙蓉岛。再快就不行了。”

“嗯,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