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孔有德,他到底在搞什么鬼?”
陈子履口中喃喃自语,眼睛透过茶盏大的镜筒,扫视着远方的叛军营地。
手指轻轻拨动一点点,景物便飞快掠过,就好像正在施展法术一般。
几步之外,十几个高级武将齐聚,纷纷用好奇而热切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新玩意。
原来,叛军红夷大炮实在太厉害,非但轰塌了东城楼,还把用于瞭望的两座谯楼,通通轰成了碎片。
为方便指挥战斗,安全地瞭望敌情,守军在城墙后方一里处,重新盖了一座五丈高台。
陈子履嫌弃距离太远,有点看不清东西,便命工匠打磨了两块凹凸镜片。
两块镜片合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单筒望远镜。
东西刚刚做好,瞭望兵就跑来禀报,叛军忽然放弃了大量营哨,开始收缩防线。
于是,陈子履连忙来到五丈高台,架起望远镜扫视敌情,邀众将前来商议。
吴三桂、左良玉等人均大吃一惊,不是因为敌军异动,而是因为“千里眼”。
敌军可能要撤,他们早就预感,可传说中的“千里眼”出现在莱州,就万万没想到了。
要知道,仅十一二年前,汤若望才向万历皇帝进献此物。
据说,即便在万里之外的欧罗巴,望远镜仍是稀罕之物,价格贵得吓人。
万历皇帝因此非常珍视,将此物放在了钦天监,用于夜观星象,编修历法。
消息传到辽东和山东,更是早两年的事,大家只闻其名,未曾得见。
如今莱州忽然出现一台,吴三桂等人怎能不惊讶,怎能不好奇呢。
大家迫切想知道,这望远镜到底有多神奇,是否真像传说中那样:
目视千里,犹在身前。
哪知陈子履看了半天,却迟迟不从台上下来,急的大家伙抓耳挠腮,连连跺脚。
眼看众将到齐,吴三桂忍不住问道:“兵宪,您看到了什么?”
“霸气外露!”
陈子履似乎在回应吴三桂,又似乎在自言自语。
众将面面相觑,纷纷互相询问:“霸气外露?谁敢在兵宪面前霸气外露?”
“自然是孔贼那厮。”
陈子履转过头看向左右,问道:“你们谁认识孔贼?谁见过孔贼?”
李国英迟疑着举手:“回禀兵宪,五年前,末将曾见过孔贼一面。”
“那你上来。”
陈子履一把拉过李国英,推到台上站好:“手不要乱动,单眼向前看。”
李国英遵照命令,眯着眼轻轻靠近套筒。
哪知才看了一眼,便吓得连连后退,口中哇哇大叫:
“孔贼!果真是孔贼!好家伙,就好像站在跟前一样。”
“哈哈,哈哈!”
陈子履爽朗大笑:“区区八倍望远镜,四五里外,也就看个身形罢了。李都司的反应,未免略显浮夸了吧。”
又向左右众将招手:“来来来,大家都过来看看吧。本宪刚刚对好位置,正对着贼营的中军大帐……小心别摔了,这玩意可贵着呢……”
众将大喜过望,连忙按照官阶高低,轮流上台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