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履追问了半天,吴襄才道:“末将也不信,鞑子有三十万石粮草。不过……两三万石,或许是有的。”
祖大弼也道:“东江那些兔崽子,给鞑子走私东西,不是一天两天了。说不定,就是他们帮忙运的。”
左良玉则指出,黄台吉这两天的部署,不会无的放矢。
总不能只剩下几天存粮,就敢派偏师南下,总得有一点凭恃吧。
陈子履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辩驳。
谣言太假了,没有哪个大将,会完全当真。
然而,却让大家想起了一件事——黄台吉除了自己种之外,还可以从朝鲜调粮。
或许,朝鲜没法把粮食送到右屯卫,但可以用小推车,运去铁山交给鞑子。
鬼知道朝鲜有多么卑躬屈膝,事先给鞑子送了多少。
之前对鞑子缺粮的判断,需要重新评估才行。
陈子履想了半天,终于猛然醒悟,这是黄台吉的心理战术。
不求敌人相信,只求敌人产生怀疑。
又因为太假,辩驳起不了作用,每个人都说“对对对”,“不可能”,实则一定会多想。
只要明军没法出城打探,就不能彻底消除影响。
将士们想来想去,难免士气低落,产生畏惧,继而想到投降。
“真是厉害呀!”
陈子履决定尽管其变,不再提这个事。
午后,吴三桂来到巡抚衙门禀报,抓到两个细作。
陈子履审了半天,审不出有用的东西,就命人拖出去砍了,不拿来做文章。
吴三桂却意犹未尽,在衙门磨磨蹭蹭,直到快入夜,也不肯走。
陈子履看出他肯定有事,也不点汤送客,就不咸不淡地聊着。
吴三桂毕竟年轻,忍了几个回合,终于开口请教,广西震天雷的做法。
“抚帅带来的震天雷,可真厉害呀。可惜全都炸了,也没个东西仿制。他们都说,这是抚帅您……”
“没错,是我教工匠做的。”
陈子履深知,这种震天雷的结构简单,仿制起来并不难。
有心人只要找到一颗,就可以做出几百颗,几千颗。
难的是,朝廷愿意花钱,将军不贪污克扣,工匠不偷工减料,士兵不拿去倒卖。
总而言之,这种新武器就是钱的事,其余都不是秘密。
况且关宁军也是明军,还指着他们打鞑子呢,没理由藏着掖着。
于是拿起笔墨,写下了震天雷的制作要点。
还画了一张构造图,细心讲解了一番,让对方少走一些弯路。
又命成友德,把剩下的两颗拿出来,让吴三桂带回去研究。
吴三桂见识过威力,恨不得马上做几个来试试,是以听得特别用心。
每每发问,都问到了点子上。
陈子履赞道:“吴小将军非但作战英勇,且敏而好学,日后必有一番大作为。”
吴三桂不禁喜形于色:“抚帅过奖了。抚帅如此慷慨,末将没齿难忘。”
“好说……”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陈子履出去一看,原来是左良玉,慌慌张张地跑来。
“左将军……”
左良玉本想开口,看到吴三桂在场,又改为低声咬耳朵:“抚帅,末将刚刚侦知,刚才一队人马入城。领头的,好像是祖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