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军事方面,全由高起潜和各大将领做主,遇到大事,知会他一声就好。
代巡抚代得这般宽松,祖大乐、祖大弼、吴襄等均心折不已。
都说陈子履的德行才干,才做到区区武库司员外,太屈才了。
反正朝廷多半会追认,提前称呼一声“抚台”,并无不妥。
陈子履连忙推辞,坚称只是代署抚事,没有朝廷任命,不可擅称。
两边推了几次,最后还是高起潜一拍大腿,拿了个主意。
安抚使也有一个抚字,不如先叫“抚帅”好了……
-----------------
第三天,城头传来消息,建奴大营有所异动。
陈子履精神一振,暗付一句:“终于来了。”
连忙召集众将上城楼,一面察看军情,一面商议对策。
只见数路后金军陆续出营,每一路都有成千上万人,却没有直扑锦州,而是向南而去。
众将士都有点不敢相信,脸色十分凝重。
要知道,后金占领多少地盘,是有数的。每年产出多少粮食,辽将们比谁都清楚。
拢共就那些土地,最肥沃是辽阳、沈阳,其次是辽南四卫,金海盖复。
全部加起来,也就二十多万顷,每年额粮二十多万石。
鞑子搜刮得狠一些,六十万石,差不多顶天了,刨去日常养兵,每年结余不了多少。
大凌河打了将近半年,人吃马嚼,存粮早就吃完了。
黄台吉就算是神仙,也变不出更多粮草来。
众将不用担心自己会投降,所以和陈子履一样,对于坚守锦州,是有信心的。
后金军强行攻城,他们并不怕。
坚持个三五日,黄台吉眼见伤亡惨重,必然要退兵。
后金军忽然分兵南下,情况又不一样了。
因为后金军分明要占领塔山、松山、杏山等堡垒,彻底隔绝锦州与宁远的联络。
这是长期围困的前兆。
代表黄台吉的粮草物资,并没有想象中匮乏。
而且下定了决心,延续围困大凌河的策略,把锦州围到断粮、投降为止。
高起潜想到“人相食”的惨状,不禁脸色煞白,不寒而栗。
于是,用求助的眼神,看向了陈子履。
他这几天打听到了,陈子履曾大破南蛮,是个货真价实的帅臣,不是战场新雏。
对付南蛮厉害,对付东虏,应该也有计策吧。
“咳咳……”
陈子履也有点吃惊,不过他深谙历史,更擅长计算,没那么容易被吓倒。
黄台吉想变出粮食?除非他是神仙。
“诸位,黄台吉诡计多端,此番行事,不过乱我军心罢了。”
高起潜问道:“那……那咱们该如何应对。”
“无须应对。只要咱们不出城孟浪,他便束手无策。咱歌照唱,舞照跳,等着他退兵便是。”
高起潜张大了嘴巴:“就那么简单?”
陈子履也不回答,转向众将问道:“吴将军,祖将军、左将军,你们深谙兵事,你们说呢?”
众将心乱如麻,那里有主意,都默默摇头。
陈子履这才回过头,向高起潜道:“大家还要想想,便按兵不动,高公公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