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这边,拿侯二苟也没什么办法。
对面的兵力实在太多了,一旦在野外遇上,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义勇、救火二营淹死。
一连七八天,陈子履都唤出AI进行深度分析,预测瑶匪的动向。
AI依照各村寨的乡勇多寡、寨墙高度,还有距离瑶匪远近,算出村寨受攻的概率。
陈子履挑选概率最高的几个,命投掷兵带上几十颗震天雷,偷偷跑去增援。
就当平时训练,看到瑶匪就扔。
又向村寨保证,只要顶住三天,援兵一定会到。
AI算得还挺准的,一连几次帮助村寨,成功抵御小股瑶匪的袭扰。
陈子履的威望再次大涨,每一天都有很多乡民偷偷跑来,禀报瑶匪的动向。
哪一天攻城了,哪一天派人去抢割稻谷,大藤峡运来多少船补给,分了多少兵去平南县等等。
因为情报及时且详尽,义勇营抓住机会,打了一次伏击。两百人打三百人,再次获得大胜。
从那以后,瑶匪少于1000人,不敢在府城以西游荡。
抢割稻谷时畏畏缩缩,到处东张西望,生怕官兵窜出来打黑枪。
义勇、救火二营将士对主帅的神机妙算,佩服得无以复加。
堂堂两万人,竟被四百余人压得不敢出动,这也太神奇了。
这四百人的主帅,不是诸葛亮,也得是司马懿了吧。
陈子履却没有盲目骄傲。
因为他很清楚,侯二苟不是拿四百官兵没办法。
而是拿白沙、大湾、东津等几个土堡,还有几十个村寨、千户所、百户所没办法。
这一带是桂中平原,坐拥郁江之便利,人烟十分稠密。
尽管陈子履没有准确的户籍册簿,但他知道,这里生活着七八万汉民,其中一两万是青壮。
单论人数,已经不比瑶民少了。
出去打仗,那些青壮或许会怯懦。保卫乡土,却是人人奋勇。
只要有一支精兵在侧,那些汉民村寨就敢拼死抵抗,哪怕暗通款曲,给得也比以前少很多。
庄日宣看到援军,不会轻易投降,府城凭借高耸的城墙,就不会轻易丢失。
一直耗下去,肯定是瑶匪先熬不住退兵。
唯有一个危险,那就是侯二苟狗急跳墙,放手一搏。
于是,陈子履一面派人回贵县,命沈青黛多配一些震天雷过来,一面趁着战斗的空隙,抓紧时间练兵。
他根据AI记载的战斗片段,对临阵不乱者,用乡亲送来的犒军钱,好好打赏了一番。
挑出作战最勇敢的十几人,分别升任为什长,或者副队总。
又把怯懦不堪的几个军官,狠狠地撸了下去。
警告那些新兵崽子,大家的表现,他全看在眼里。
下次再有畏敌不前,临战退缩者,不给机会,踢出救火营,收回军屯田。
一套萝卜加大棒,让救火营的新兵们精神一振,又充满困惑。
县尊真是火眼金睛,战场那么乱,怎能把每个人都看得那么真切,而且记得那么清楚?
偏偏赏得有理有据,罚得一点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