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履一面回忆少时所学,一面参照AI图例,侃侃而谈。
为了说动沈汝珍,他讲得十分详细,众人提出疑问,他亦耐心回应。
书上都说“天圆地方”,大地怎么会是一个球呢?
若果真是一个球,住在另一端的人,为何不会掉进无尽深渊呢?
太阳照射,地球转动,为何形成季风?
陈子履繁中取简,一一做出解答,实在不方便说的,才推到未曾精研上。
时至崇祯三年,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
自从哥伦布绕地航行,成功回到欧罗巴,西方航海家便开始确信,脚下是一个大球。
后来利玛窦、毕方济等传教士,相继来到大明,以西洋之数学、天文和历法为诱饵,吸引儒家学者入教。
经过几十年孜孜不倦,不少大明人接受了西洋学说,推崇西洋之法。
其中,又以徐光启、李之藻跟杨廷筠等人,最为著名。
陈子履将预测洪灾的能力,推到西洋人身上,是一个大胆,却又不得已的尝试。
因为……
应验之前,他可以忍受大家的嘲笑;
应验之后,他却不想被天下人看成妖孽。
徐光启入了西洋教,都能当上礼部尚书,自己利用西洋学说预测洪灾,总不至于获罪,对吧?
然而广西不通大海,消息远比沿海闭塞,闭塞得多。
沈汝珍生于斯,长于斯者,对这方面的见识,难免粗浅。就连海外有个欧罗巴,也是红薯传入广西,才略有耳闻。
至于什么地球,什么季风,那真是……
太深奥,太难懂了。
尽管他竖耳倾听,极力领悟,又哪能完全明白。一直沉默不语,不敢轻易认同。
几个年轻人,脑子则灵活得多。
林舒侧头倾听,看着陈子履侃侃而谈的样子,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她从没想过,世界竟然如此之大。
几万里之外,不是阿鼻地狱,而是有人居住的欧罗巴。而那些耶稣会的西洋和尚,竟敢乘一叶小船,浮海万里而来……
沈青黛则满不以为然,连称陈子履瞎掰唬人。
可听到酣处,她又不禁连连点头,心中暗想:“所谓风云雷电,原来都是太阳照射,热气蒸腾的缘故。听起来,倒比神仙作法可信一些。”
林杰更是一脸崇拜。
陈知县真是博学多才,学究天人,竟连泰西秘法都如此精通。
可惜就连这样的饱学之士,也考不上进士,看来科举之道,真是难啊!
唯有孙二弟有点发懵。
广州南海县离澳门不是很远,几个西洋和尚的名号,他是听过的。
可毕方济似乎……并没有那么神啊!
还有,少东家什么时候拜会过他,我怎么不记得了?
陈子履谈天说地,不知不觉到了二更天,听到打更声,连忙收尾。
几个年轻人如痴如醉,均有意犹未尽之感。
良久,沈汝珍终于叹道:“如此说来,陈知县的大灾之说,并非占卜算卦所得?”
陈子履忍俊不禁:“当然。占卜之谬,陈某历来不信。都说医者父母心,请沈大夫不吝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