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汉王谋反(2 / 2)

朱元璋问道

“小鱼,按道理老四那会儿都迁都顺天了朱瞻基不应该也是在顺天么?他又怎么会在应天?”

“这就得说到当初朱棣迁都时有一批反对的声音了,而朱高炽便是那批人中的其中一个,不过那时朱棣力排众议还是迁了过去

后来朱棣不在了朱高炽即位朝中立马就有大臣跳出来在朝堂上提出回应天朝政的建议,朱高炽自然是应允

不过那会儿应天多次地震使得朱高炽拖了行程,但尽管如此他还是让其子朱瞻基与一些大臣比如郑和先去应天做准备自己则是等到来年开春再回

只是他哪里想到还没等到他回应天,洪熙元年五月他便突然驾崩了。”

“小鱼,可知咱孙儿是为何突然驾崩的?”

任小鱼再次摇头

“朱高炽突然驾崩的说法众说纷纭书上并没有明确说出是什么原因,其中要说热度最高的那便是他纵欲过度了

先前我已经说过了朱棣一出征便是由他来监国,有许多事全都落到他的头上,只有等到登基后他才有机会享乐

而且据说朱高炽的体型过于肥胖一时之间突然放纵自己身体哪里经得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说法也有些道理,那就是朱瞻基,由于朱瞻基早就觑视皇位于是便使了手段,如若不然正值壮年的朱高炽又怎会突然暴毙。”

朱元璋紧着脸显然是在衡量这两个可能性到底更偏向于哪一个

“小鱼你继续回原题,朱高煦是怎么造朱瞻基反的。”

“宣德元年,朱高煦起兵,他企图勾结英国公张辅作为内应,哪成想被其告发,朱瞻基派人将所赐书信带于朱高煦

此时朱高煦学起了当初朱棣的那一套开口便是要夏原吉这些‘奸臣’,否则闭口不谈诉求

所带书信之人自是不敢明言,后来朱高煦久等无果反之命人上书,朱瞻基这才感叹汉王果然是谋反矣。”

“起初,朱瞻基意派阳武侯率兵对朱高煦进行讨伐,不成想大学士杨荣突然劝朱瞻基亦学当初朱棣那番御驾亲征

不过英国公张辅却是请兵两万欲要擒汉王来献于朱瞻基

左右衡量之下,朱瞻基最终选择大学士杨荣之提议并安抚英国公张辅,你自然可平乱但朕亦用汉王来震慑朝堂上那些有二心之人”

“再说朱高煦得知朱瞻基御驾亲征自是恐慌,没过多久他便收到朱瞻基书信,意是现如今大军压境朱高煦只要交出怂恿他谋反之人便能饶过他,可若不然大战一始再无回头

奈何朱高煦不予理睬,最终二者交战最终朱高煦投降,当时大臣纷纷请求给予正刑朱瞻基却是不允而是将其父子贬为庶人并关押起来”

朱元璋皱眉

“朱瞻基这是有点心软啊,胆敢谋反不予正刑哪有这个道理”

任小鱼笑道

“可不尽然,后来,朱瞻基去探望朱高煦被其绊倒,大怒,便命人将后者装于大缸并在四周点燃柴火,至此堂堂汉王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