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沈平之才,上达天听(1 / 2)

听着孟柏瀚的夸奖。

沈平淡然道:“孟祭酒谬赞了。”

这还真不是他故意装深沉。

因为这题对于他这个高考文科状元而言,确实算不上难。

但他绝对没有看不起孟柏瀚的意思。

沈平所学办法,那是经过数千年历史积累出来的经验,不是这个时代摸着石头过河人能比的。

“这可不是谬赞啊!”

孟柏瀚看着沈平,兴奋不已,“某家坐在文峰塔下整整三日才想到的办法,没想到你只一眼便看出来了,当真了不得。”

如果“雉兔同笼”沈平有作假的嫌疑。

那这道题之后,孟柏瀚坚信沈平在算学之上是真的有天赋,有真才实学。

听着孟柏瀚的话。

刘子晋、杜春芝和赵康三人又是一惊。

他们没想到,孟柏瀚这算学狂魔用三日时间才想出来的答案,沈平竟短短不到片刻时间便解出来了。

沈平还真是一个算学天才。

沈平淡然道:“可能是学生运气比较好,算学充满未知和运气。”

“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孟柏瀚非常看好沈平,“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看来我国子监这次还真收了位大才。”

孟柏瀚喜欢算学。

所以他深知,其实算学比儒学更加困难。

四书五经可以死记硬背,但算学想要学的好,那单纯靠努力是不行的,得有天赋。

孟柏瀚夸赞着沈平。

赵康却是急得团团转,忙问道:“孟祭酒,这插根竹竿就能算出塔的高度究竟是什么道理?”

孟柏瀚轻笑道:“沈平,你来告诉他这其中的道理。”

沈平解释道:“竹竿和高塔在同一阳光的照射下,物体高度和影子长度比例相同,我们假设这根竹竿高1丈,竹竿的影子长2丈,那我们便可以推断出,竹竿影子长度是竹竿高度的2倍。”

“所以我们由此可知,塔影子的长度是塔高度的两倍,那我们测量出塔的影子长度,不就能算出来塔高了吗?”

此话落地。

赵康恍然大悟,拍着脑袋,“哎呀!这么简单的方法,我怎么没想到呢!”

杜春芝和刘子晋两人皆是惊讶的合不拢嘴。

“我的天啊,我竟然听懂了?竟然如此简单吗?”

“这沈平还真是个天才啊!”

他们没想到,经过沈平的讲解,这道题竟如此简单。

孟柏瀚看着沈平,眼眸中满是欣赏,接着问道:“那你知道如此测量,需要注意什么吗?”

赵康疯狂的绞尽脑汁,想要证明自己,“注意什么?”

沈平看向孟柏瀚,淡然道:“学生认为这个时间影子过长,且光线不平行,所以计算结果会有误差,如果选择正午前后测量,可能会更加精准,这一点应该注意。”

孟柏瀚惊叹出声,“你竟连这一点都能想到?”

他还以为能以此细节为自己争回些颜面。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细节沈平早已注意。

赵康无奈的拍着额头,“哎呀!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沈平轻笑道:“算学自然要严密一些。”

“不错!”

孟柏瀚满意点头,“非常不错,某很期待你在国子监的表现,今后若是有任何困难尽管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