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召唤之帝途霸业 > 第73章 谨慎处事,武将调配

第73章 谨慎处事,武将调配(1 / 2)

刘明回忆至此,心底仍忍不住泛起一阵微凉。

能坐上那龙椅、成为天下之主的人,哪一个是真正的庸碌之辈?

即便刘宏平日耽于享乐,看似对朝政漫不经心,可在权衡权力、试探人心这件事上,却半点不含糊。

方才殿中那几句看似随意的问话,那突如其来提及薛仁贵的试探,还有最后那句。

“随时入宫奏报”的暗示,每一步都藏着帝王心术的算计。

既给了他兵权与信任的表象,又用无形的枷锁牢牢锁住他的动向,既让他明白“重用”的分量,也让他不敢生出半分逾越之心。

这般举重若轻的制衡,这般洞悉人心的敏锐,哪里是“不堪”二字能轻易概括的?

刘明望着窗外的明月,只觉得先前在蔡府庭院里因琴音生出的几分松弛,此刻又被这份来自帝王的威慑悄然取代。

往后在并州也好,在八关也罢,他每走一步,都得记着。

那龙椅上的人,正隔着千里之遥,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皇宫深处,嘉德殿内烛火通明。

汉帝刘宏正俯身看着案上摊开的情报卷轴,那是大谁何呈上来的密报。

目光扫过“大谷关有异动”几字,他指尖一顿,随即抬手摩挲着下巴,眉头微蹙。

“大谷关……异动?”他低声自语。

黄巾刚经阳渠之败,按说该龟缩防守才是,此刻大谷关突然有动静,是想反扑,还是另有图谋?

侍立在旁的张让连忙躬身回话:“回陛下,据暗探禀报,确有异动。

只是大谷关内如今满是黄巾兵卒,戒备森严,底下人不敢轻易混入,暂未查探到具体动静。

只知近日关内兵马调动频繁,似在搬运物资。”

刘宏抬眼瞥了他一下,语气平淡:“知道了,下去吧。”

“诺。”

张让不敢多言,躬身退后,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嘉德殿,将殿内的寂静留给了这位帝王。

嘉德殿位于南宫,是皇帝商议礼仪、处理政务的地方。

汉灵帝继位时年幼,其母董太后便选在嘉德殿临朝听政。

灵帝亲政后,也在嘉德殿朝会大臣,并最后病死于嘉德殿。

此外,嘉德殿前有九龙门,门内是尚书台,这使得嘉德殿在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成为宫廷政变的关键场所。

如中平六年(189年),大将军何进就是在嘉德殿前被宦官张让等人诛杀。(这是搜索的资料)

此刻,殿内只剩刘宏一人。

他,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脑海里反复琢磨着大谷关的异动。

黄巾若真要有所动作,是想弃守大谷关,集中兵力守虎牢关?

还是想故布疑阵,引汉军上钩?

又或是……与暗中算计的六国有关联?

他抬手按了按眉心,只觉得这天下的乱局,像一团理不清的麻线。

黄巾未灭,加上之前丁原所说的匈奴窥伺。

以及宗亲需防,世家难测,连身边的宦官与外戚都在明争暗斗。

大谷关这一点异动,看似微小,却可能牵动整个中原的战局。

“传旨。”

刘宏突然开口,声音在空殿中回荡,“让王越加派人手,务必查清楚大谷关异动的具体缘由。

同时再派人给曹操递话,让他多派斥候盯着大谷关方向,若有异常,即刻奏报。”

殿外的小黄门连忙应了声“诺”随后匆匆去传令。

刘宏重新走回御案前,目光落在那卷情报上。

眼神愈发深沉。

他倒要看看,张角这步棋,究竟想怎么走。

蔡府。

刘明想完事情就查看起系统空间的召唤卡和诸天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