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版的《电锯惊魂》就算没有添加配乐,那也是一部能吓死人的恐怖电影。
特别是对那些老外来说,有亿点点震撼!
老外就吃这套直截了当的恐怖!
但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北电交流团的老师们看着《电锯惊魂》又有不一样的触感。
于平地起惊雷,于细微见真章!
在粗犷之中,又有很多东方式的细节让人不寒而栗。
刘晓丽也是第一次看《电锯惊魂》的成片。
结果,被吓到了。
虽然里面的有些情节就是她完善的。
但是想法和画面是不一样的。
刘晓丽脸色苍白的抓着王烈的手,不敢松开。
这还是没加配乐的结果,如果加上配乐,刘晓丽不确定自己还敢不敢去看。
当最后的彩蛋无比丝滑的出现,会议室里很快就响起了掌声。
“布鲁诺,你教出了一个好学生,非常精彩的一部电影!”
巴迪·贝克已经有些意识到了。
他们很可能被布鲁诺师徒两个给利用了。
不过同为南加大人,就算被利用了,却也有一种甘之若饴的感觉。
“那么大家都讨论一下,这样一部电影,加什么样的配乐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果给布鲁诺一把羽扇,他就是美国孔明。
正常情况下,这样一部新人导演的恐怖片,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华美两国的优秀配乐师讨论配乐。
詹姆斯·霍纳不管出于什么考虑,都选择了第一个开口。
“针对恐怖片来说,配乐最主要的就是要给观众制造一种不安感,所以配乐中,我们可以使用有些刺耳的金属刮擦声以及不那么和谐的钢琴音效。”
詹姆斯·霍纳的意见也是西方恐怖片常见的配乐手法。
很多场合都能用,更像是万金油。
北电代表团这边,赵季平是第一个发表意见的。
“通过刚才的观影,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是可以用配乐来凸显恐怖效果的,比如开门的时候,可以用那种年久失修的吱呀声,比如静谧空间的水滴声,脚步声,都可以营造紧张的气氛。”
詹姆斯·霍纳和赵季平的发言也正式开启了这一场实践讨论。
之前他们就交流了很多关于东西方特色配乐的融合问题,也形成了一些共识。
《电锯惊魂》的出现恰到好处。
不管是题材还是细节,都非常适合。
布鲁诺的准备非常充分,直接就推出了配乐设备,给《电锯惊魂》现场配乐。
这样的处理,也得到了大家的欢迎。
说的再多,也不如实操看看效果。
于是从头开始,为《电锯惊魂》现场添加配乐。
一开始的时候,詹姆斯·霍纳并没有太上心,提的意见也大都是西方恐怖片常用的配乐手法。
但是当北电交流团那边火力全开的时候,詹姆斯·霍纳住不住了。
《电锯惊魂》的配乐无关紧要,但他代表了南加大,他还是主动请缨的,万一被华国交流团比下去了,可就丢脸丢大了。
以后他还回不回南加大了?
所以詹姆斯·霍纳也马上认真了起来。
能得到卡梅隆的认可,给《泰坦尼克号》配乐,詹姆斯·霍纳的水平不用说。
所以认真起来的詹姆斯·霍纳很快就占据了主动。
《电锯惊魂》毕竟是好莱坞工业风格的一部恐怖片。
配乐主体还是西方恐怖片的配乐体系。
不过谭盾他们这些年轻配乐师也不想轻轻放过。
特别是谭盾他走的就是国际路线。
所以接下来讨论最激烈的就是谭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