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
鸿元一行人出现在了其中。
目的很明确,便是直奔秦始皇陵而去。
山风卷着黄沙掠过林梢,众人不紧不慢的朝着山道深处行去。
骊山说是山,但并不算高耸,其主要特点便是足够宽阔,连绵起伏的山势如同巨龙盘卧,蕴藏着千年未散的帝王之气。
考虑到时间并不紧迫的原因,鸿元也放慢了脚步,任由初次下山的百里屠苏几人细细感悟着山川脉络中的灵力流转。
修行一事,到了后面就不是单纯的灵气堆积就可以达到了,还需对天地法则的深刻领悟与自身道心的坚定。
也正因为如此,当初的鸿元才会下山历练足足两年,这才突破了凡仙的境界。
如今百里屠苏他们虽然才不过元婴境界,距离凡仙不知多久,但鸿元还是不忘给他们提前打好基础,让他们在行走中体悟天地运行之律。
不知不觉当中,几人已在骊山之中待了足足一天的时间。
秦始皇陵还没有赶到,但百里屠苏几人却是感悟颇丰,眼神愈发清明了起来。
此时山间暮色渐浓,星子次第浮现,林中偶有古兽低鸣,应和着地脉的搏动。
鸿元驻足,仰望星空,忽然开口:“你们可知道,为何帝王陵寝多依山而建?”声音不高,却如钟声荡入心神。
百里屠苏默然片刻,低声道:“山聚地气,可镇龙脉。”
鸿元轻笑:“不止如此,山势藏风聚气,乃天地气机交汇之所,唯有在此,才能真正感知‘道’的呼吸。”
他指尖轻点虚空,一道光纹扩散开来,隐约勾勒出地脉流动的轨迹:“你们看,这骊山如卧龙,秦陵所在,正是龙心位置,千年不散的帝王气,实则是与天道共鸣所致。”
“我们虽为修仙者,但在这帝王气之下,仍需心存敬畏。”
鸿元的话说的无比玄妙,引得百里屠苏几人都陷入了沉思。
而鸿元也不再多言,只放言原地休整一下,等待次日朝阳升起,再启前行。
夜露渐凝,众人席地而坐,呼吸与山风同步,仿佛与整座骊山的脉动融为一体。
隐约之间,百里屠苏的修为有所增长,竟已悄然来到了元婴巅峰的门槛。
只消一步,便可突破至元婴巅峰。
至于陵越和芙蕖,两人的天赋虽不如百里屠苏那般出众,但在鸿元的言语启迪之下,也各自有着不小的收获。
芙蕖本是元婴初期,但此刻却也因此成功迈入了元婴中期的范畴之中。
只有襄铃,表现的有些木讷,并未因鸿元的话而产生什么明悟。
但看百里屠苏如此,她也有样学样,静心凝神,感受着山风拂面,试图捕捉那一丝天地间流动的韵律。
很快,随着时间的过去,次日清晨已然来临。
百里屠苏几人仍旧还在修炼之中,在这朝生明露之时,也正是修炼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