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聪慧,自然看出儿子的死跟朱高爔有关,她主张拥立襄宪王朱瞻墡为新帝,而由于朱瞻墡已经就藩,不在京师,最终被文官集团否决!】
【最终文官集团拥立朱高爔为皇帝,却皇权未将交给朱高爔,由太后张氏与内阁三杨掌控朝廷大权。】
【但大臣请张太后垂帘,但拥有女中尧舜之称的张氏,又怎么会垂帘听政,她严拒:“毋坏祖宗法!”仅居幕后监督!】
“此佳妇,他日当承吾家!“
朱棣很满意张氏的在天幕之中的表现。
老大仁厚,大儿媳聪慧过人,朱瞻基就更不说了,那就是他的好圣孙。
老大这一家子,他是怎么看怎么喜欢。
这皇位无论如何都要传给老大这家子。
【张皇后确实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女性人物,她的人格魅力远远不是华夏历史某些太后能比的。】
【只是她没想到,此举差点颠覆了大明皇权。】
【所有的奏折都要送进内阁,皇帝只需要按照内阁事先汇报的内容传达旨意。】
【皇位更迭沦为赌桌上的筹码,至此明朝实际的掌控权落入内阁大臣的手里!】
【掌握大权的文官集团,开始大肆扩张势力,最终将手伸向了兵权,文官开始插手军队事务,文官开始分享兵权,并压过武将,甚至直接领兵作战!】
文官集团?那是什么东西?
这段话朱棣不敢分心,听得非常认真,并且从中收集关键信息。
“文官集团,好个文官集团!”
朱棣刚开始还疑惑不解,可渐渐思考,便明白了其中道理。
难怪老四如此轻易就登上皇位。
难怪满朝大臣无人对大孙子的死提出质疑。
敢情他们早就想要皇帝死。
扶持老四登基只是单纯因为他没有权势,容易控制。
他才死了多久,这帮文官就敢如此放肆。
“内阁三杨!”
“杨士奇,你这老匹夫怎么敢的,滚出来!”
朱棣暴怒,一声怒吼让杨士奇立刻跪了下去,面色惶恐。
“将杨士奇打入大狱!”
朱棣毫不留情面,直接就锦衣卫将位高权重的杨士奇押了下去。
朱高炽看着忠于自己臣子被罚,心中有些着急,可他现在也不敢招惹朱棣。
可朱棣却不会轻易放过他。
“老大,看看你做的事情,大肆重任这些文人,到头来害人害己,愚蠢!”
朱棣骂的可不止是的朱高炽,更是当朝的文官,这些文臣平日里虽心高气傲,可如今面对极致愤怒的皇帝,谁也不敢反驳,都不想跟杨士奇同样的下场!
只有汉王爷朱高煦大喜。
若老爹重罚文官,那他背后的武将不就能出头了。
或许经过此事,爹会改变主意,将皇位传给他。
【文官集团开始大规模的直接干预明朝兵事,并节制边关武将,这让张氏察觉到不对劲,虽厌恶朱高爔,但未来老朱家的皇权,最终只能选择跟因为是皇帝的朱高爔合作!】
【张氏开始在朝堂之上公开支持皇帝朱高爔。】
【在张氏的支持下,朱高爔确定成为大明正统皇帝,年号正统。】
【朱高爔开始慢慢将皇权收回来,开始大量的改革,重启大航海,搞国营海洋贸易。】
【却触动了南方士绅阶层的走私利益,这是每年几千万两,甚至上亿两的利益,也是南方士绅的底线,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南方士绅阶层及其代言人文官,开始布局除掉朱高爔!】
【不仅要除掉朱高爔,甚至还想着让正统皇帝背上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