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千古才子,苏东坡!(2 / 2)

看着苏轼满脸疑惑的样子,苏秩又补充道:“你现在已经不在老君洞里了,也不在成都。而是从你的世界,穿越到了后世的玄臻观。”

“穿越?什么意思???”苏轼眉头微挑,

刚要接着问,

殿里突然又出现一个身影。

紧跟着,朱元璋那大咧咧的嗓门就响了起来:“哟!道长,好久不见!!”

话音未落,诸葛亮、岳飞、李世民、秦良玉、刘秀、王猛等人接连出现。

“!!!”苏轼看得眼睛都直了,嘴巴微张,一脸懵逼。

但他眼中神色却多是惊喜,而不是惊吓。

朱元璋刚跟苏秩打完招呼,然后就注意到了站在旁边的苏轼。

老朱见苏轼穿着道袍,于是问道:“道长,你来道友了?”

“他是今天来的新人,”苏秩摇摇头,然后微笑着问道:“你们猜猜他是谁?”

苏轼站在原地,悄悄打量着这几个人。

他心中暗忖:“他们也是从大殿里忽然出现的,难道也是从各自世界穿越来的?

而且,看他们跟玄臻道长非常熟稔的模样,应该来了不止一次了!”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盯着苏轼看了半天,然后才开口说道:“看这身打扮应该就是道门中人,还带着几分书卷气……莫不是东晋炼丹济世的葛洪葛稚川?”

老朱说完,把目光投向苏秩。

苏秩只是摇了摇头,然后抬下巴示意诸葛亮猜猜。

诸葛亮抚着胡须沉吟片刻,随后缓缓开口道:“观先生眉宇间,既有道家的冲淡平和,又有士大夫的刚硬风骨,倒像是南朝齐梁时的陶弘景。

此人号华阳隐居,既是道门宗师,又曾为帝王筹谋,有‘山中宰相’之名,与先生气质倒是颇为相合。”

苏轼闻言,连连摆手道:“先生过誉了!某不过是个贬谪多年的官员,刚复职没多久,如何能与陶弘景先生相提并论!”

苏秩又看向李世民,问道:“你也猜猜?”

李世民背着双手走上前,打量了苏轼片刻后,说道:“我倒觉得有点像是我唐朝的人物。不过具体是谁,我猜不出来。”

“切~~~~”李世民的话引来众人一阵嘘声。

“哈哈哈哈!!”李世民不以为耻,反而仰头大笑起来。

看到这群人相处十分融洽的模样,苏轼心中最后那点儿紧张,也完全消散了。

这时候,一直默立在侧的岳飞,忽然上前一步。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苏轼,像是在仔细确认,但又不敢相信的样子。

苏秩见状,知道岳飞大概是猜到了苏轼的身份。

苏轼生于北宋景祐三年(1037年),卒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

而岳飞生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卒于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

从苏轼去世(1101年)到岳飞出生(1103年),中间只隔了两年,几乎是前脚后脚的关系。

一个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诗、词、文、书、画样样顶尖。

一个是南宋的抗金名将,一生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立志收复河山。

说起来,老天爷对宋朝其实也算是不错了。

苏轼作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书画大家,

他在世时名声就传遍了朝野,去世后更是成为大宋的文化符号。

宋代文人画像之风盛行,名人、士大夫的画像常被亲友、弟子收藏,或悬挂于官署、书院、寺庙等公共空间。

所以,岳飞几乎可以说是看着苏轼的画,读着苏轼的诗词长大的。

刚才他之所以没有吭声,是因为心里还有些不敢确信。

但在观察良久后,他有八成把握,这个人就是历史上极少数在文学、书法、绘画三大领域均达到“巅峰级”成就的人物——苏轼,世称苏东坡!

岳飞恭敬无比的拱手行了一礼后,这才开口问道:“敢问,阁下可是东坡居士,苏轼苏子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