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正在中军大帐中,与诸将商议军情。
突然听到外面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以及自家士卒的惨叫、哀嚎和哭喊。
甚至,就连脚下的土地都微微颤动起来。
司马懿脸色骤变,急忙走出大帐查看。
只见天空中,
无数黑黝黝的铁弹如流星般,直直落入大营之中,炸起片片泥土,以及人体的碎块。
司马懿定睛一看炮弹飞来的方向,那不正是五丈原的方向吗?!
看着眼前宛若地狱般的可怖场景,他内心充满了震惊和疑惑:“诸葛亮那老家伙,什么时候鼓捣出了如此可怕的武器?”
“抛石机不可能跨越武功水抛投铁弹过来,那到底是什么武器,有着如此可怕的射程和威力?”
“难怪之前斥候说,有一车一车连绵不绝的铁矿被拉入诸葛亮大营……原来都被他制作成了这些铁弹?”
“诸葛村夫,我与你不共戴天!!!”
司马懿恨得咬牙切齿,因为他已经看出来,再被这么轰击下去,自己的大营迟早是撑不下去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满脸惊恐,脸色惨白的的将领,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这种时候自己绝不能慌乱,否则引发军心大乱,后果不堪设想。
“传令下去,让士兵们保持镇定,自行寻找掩体躲避!各营将领立刻组织人手,抢救伤员,扑灭大火!”司马懿大声下令道。
得到司马懿的命令后,魏军将领总算找回了主心骨,急忙各自行动起来。
司马懿躲到了大营的东北位置,这里距离较远,算是大营里最安全的地方。
但他依旧愁眉紧锁,
因为他知道,
诸葛亮既然发动了如此猛烈的攻击,那么必定还有后续的动作。
或许,蜀军士卒已经开始趁机渡河了!
在火炮的持续轰炸下,
司马懿大营中的营帐、栅栏纷纷被炸毁。
炮弹带着高温砸在帐篷、柴火或者草料里时,引发了火灾。
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许多躲在营帐里的魏军,在慌乱中被大火吞噬,惨叫声不绝于耳。
藏在树林里的姜维,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魏军大营的情况。
他见火炮的攻击,取得了远超自己想象的效果,激动地身躯都不自禁的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与此同时,
指挥台上的老朱、岳飞、李世民三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破了!破了!司马懿的大营,破了!!!”
诸葛亮在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时机,竟然还能保持镇定。
他站起身,拿起令旗,开始朝着姜维埋伏的方向,挥动令旗。
姜维的亲卫看到令旗后,连忙跑到姜维身边禀报道:“将军,丞相有令,全军出击!!!”
姜维强压心中的激动,下令道:“传来张督军再炮击三轮!其余步兵、火铳手、弓弩手,随我渡河,准备入场收割!”
“出击!出击!!!”
“渡河!!”
七千蜀军冲出树林,许多人身后拖着渡河用的木筏和竹筏。
作为大军前排的盾兵,他们使用的不是传统的铁盾或者木盾,而是南中特有的藤条制作的藤盾。
藤甲是乌戈国的特有的防护装备,“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
当初诸葛亮七擒孟获时,曾与之对战,箭弩难以穿透其盔甲,刀砍枪刺也常无效。
最后还是诸葛亮使用了火攻,才得以大破藤甲军。
现代实验也证明,
经过特殊处理的藤甲,确实可实现一定程度的“刀砍不进,箭射不透,过河不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