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朱元璋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又叮嘱道:“你把紫金山上的镇龙宫改为玄臻观,供奉玄臻真君的神像。
记得时常去道观虔诚祭拜,说不定能能比其他人更快获得前往玄臻观的资格。”
“儿子明白了!”朱棣连连点头。
朱元璋拉着朱棣,问道:“高炽现在还在北平吗?”
朱棣不知朱元璋为何突然问起朱高炽,但还是如实回答:“高炽如今正驻守在北平。”
朱元璋得到确认后,回头看向苏秩问道:“道长,能否救救高炽?”
“?”朱棣闻言心中猛地一紧,连忙问道:“爹,咋回事儿?高炽出事了吗?”
“他那肥胖的身子,迟早要出事!”朱元璋回了朱棣一句后,又带着希冀的看向苏秩。
苏秩这段时间恶补了不少历史知识,知道朱高炽是“体肥重,且足疾”。
他的病,大概率就是肥胖引发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等。
以现代医疗水平,这些病症完全能够得到控制与治疗。
苏秩回答道:“通生活方式干预,加上药物配合治疗,是可以大大提升他的生活质量,和延长他寿命的。”
“真的?!!”朱棣惊喜问道。
朱元璋太守一巴掌拍在朱棣后脑勺上,说道:“玄臻真君所言,岂能有假?”
“是是!!玄臻真君所言必定属实!”
随后,朱元璋又对朱棣说道:“朱高煦勇而无谋,难当大任。
而高炽这孩子,为人仁厚善良,有君王的气度和胸怀,能以百姓的福祉为首要考量,是个做明君的好苗子。
虽说我与他接触不多,
但从后人的描述以及他短暂的执政表现来看,
倘若他能长寿些,定能让大明更为繁荣昌盛。”
朱棣点头,认同道:“父皇所言极是,高炽驻守北平期间,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对他也是赞誉有加。”
朱元璋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严厉的说道:“但他这身体,实在是令人担忧。
所以,你必须按照真君的嘱咐对他严格要求。
过些时日,我会恳请真君再来此处,带上一些后世的良药。
你务必要督促高炽调养好身体!”
朱棣看着这位为了自己和自己儿子操劳的老爹,忍不住鼻子一酸,“爹,俺都记下来了!”
说罢,他像小时候那般,拉住朱元璋的手指,问道:“爹,您能不能别走了?”
“说甚混账话?”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咱不属于你这个时空,无法长久停留。往后没了爹在身边,你要时刻牢记孔明先生、玄臻真君以及爹的教诲,明白吗?”
“是,爹,儿子记下了!”朱棣强忍泪水说道。
这是,朱元璋忽然又想起了什么,看着朱棣说道:“你那句‘勉之,世子多疾’,给高煦那孩子留下了念想。
让他以为自己有机会争夺储君之位,从此变得野心勃勃,越发不安分起来。
咱知道你这句话,是想在战场上激励他奋勇杀敌,可也埋下了日后他造反的隐患啊。”
朱棣心中一惊,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懊悔不已:“儿臣当时一心只考略战局,未曾多想其它……高煦日后,真会造反?”
朱元璋叹息一声,说道:“史书有载,煦恃功觊觎储位,屡次构陷太子。
仁宗崩,宣宗立,煦遂反于乐安。
宣宗亲征,煦惧而降,后囚西安门。
因他在宣宗探视时,故意伸脚绊倒宣宗,宣宗大怒,命覆以铜缸,燃炭炙死,诸子皆诛。”
“宣宗,就是你的嫡长孙,朱瞻基!”
朱棣听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