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明朝礼制,新帝登基之前必须拜谒先帝陵寝。
这看似简单的先后顺序,实则关系到朱棣得位是否正统的重大问题。
杨荣正是看到了这其中关键,所以才敢主动前来拦驾,为自己在新君面前留下一个深刻的好印象。
看得出来,他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懂得变通的人。
杨荣是朱棣留给朱高炽的顾命大臣之一,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
这三人在学问上或许比不上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但是在治国理政的能力上,却要远远超越他们。
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得以顺利当上皇帝,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三杨的帮助和谋划。
也是在三杨的辅佐下,明朝才得以出现“仁宣盛世“,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也得以成为一代明君。
可以说,在识人用人这方面,朱棣可能还要超越老朱的。
杨荣虽然没有见过朱元璋,但还是看过老朱画像的,只是他很难跟已经死去的老朱联系起来。
不过,目前朝中还有许多大臣是见过,甚至是长久接触过朱元璋的。
只要他们看到眼前这位,自然就能立马分辨出真假。
杨荣是个聪明人,他自然不敢去赌朱元璋是不是真的。
他只是连忙爬起来,然后跪在朱元璋面前,行礼道:“臣翰林院编修杨荣,参见……陛下!”
朱元璋虽然没见过杨荣,但在关于永乐朝的历史资料和视频里,了解过这个人。
他知道杨荣才华卓越,在朝政上勤勉尽责,处理边防事务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为明朝初期的稳定繁荣立下了赫赫功劳。
朱元璋没有去扶杨荣,毕竟这是儿子的重臣。
老朱给朱棣使了个眼色,然后说道:“杨荣才华卓越,堪当重任,日后你要重用他。”
杨荣还处在惊慌当中,却忽然听到“陛下”对自己夸赞有加,当即像是喝醉了一样,有点飘飘然的感觉。
朱棣却好奇的问道:“爹您都没见过他,如何知晓他可堪大任?”
听到朱棣喊爹喊的如此自然,杨荣终于确信,这丫就是朱元璋,大明的开国皇帝!!!
他娘的,死了四年的老朱,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是诈尸、还魂,还是压根儿就没死?!
不对!
绝对不对!!!
朱元璋死的时候71岁了,怎么可能如此年轻?!
难道真是见鬼了?
杨荣心中一阵阵的翻江倒海,但面上却还是维持着风平浪静。
他不仅聪明,而且也有城府。
朱棣此刻却有些好奇的打量着他。
杨荣敢独自一人拦住并自己提醒自己要“先谒陵,后即位”,足以说明他的胆大心细,智谋过人。
而且,还破天荒的得到了朱元璋的赞扬,或许真的是一个大才。
于是,朱棣亲手把他扶了起来,然后说道:“看你机敏有眼光,以后就跟着本王吧。”
杨荣心中一喜,正要行礼,却意识到老朱还在这里。
他如此明目张胆地投效燕王,真的合适吗?
朱元璋这种人精中的妖精,怎能看不出杨荣的顾虑?
于是,老朱说道:“朕升你为翰林修撰,你去替朕拟旨。”
“这就升官了?”杨荣再次惊喜,躬身行礼道:“谢陛下隆恩!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废除建文帝朱允炆,令燕王朱棣继承皇位!”
“!!!!”
此话一出,朱棣激动地嘴唇颤抖。
杨荣只觉双腿有些发软,
但眼前仿佛出现了一道万丈光芒,
光芒散去,
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条散发着微光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