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四笔命泉文(1 / 2)

九澜瓶落在黑暗大地的刹那,洞天内的青黑天幕骤然收敛,青光如潮水般退回瓶身,只留下一层淡淡的光晕萦绕在器物周围。

原本流转的符文、跳跃的幽焰尽数沉寂,连那九条螭龙虚影都蜷缩回瓶身纹路,仿佛完成了使命,再次陷入漫长的沉睡。

整个洞天瞬间回归黑寂,没有光,没有风,却不再是之前那种吞噬一切的虚无。

黑暗中涌动着细腻而磅礴的天地之力,如呼吸般与陆尧的气血同频起伏,他已随时可与洞天内的天地之力共鸣。

陆尧感受着自己的每一次吐纳,都有丝丝缕缕的力量顺着毛孔渗入体内,滋养着经脉与丹田。

“终于......终于能与洞天共鸣了!”

陆尧握紧双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压抑许久的激动顺着血液奔涌全身。

之前的迷雾洞天像座被锁住的宝库,看得见却摸不着,如今枷锁尽碎,黑暗天地自成一方完整的体系。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的青铜法元如江河入海般顺畅流转,不再有丝毫滞涩。

哪怕身处这没有天地道法的上古重器内部,他也能随时从洞天的黑暗大地中汲取力量。

这种与自身天地融为一体的感觉,远比九洲典籍中描述的“洞天境”更为玄妙。

他抬手虚空一拳轰出,拳风裹挟着黑暗之力,在身前划出一道淡淡的黑痕,空气被撕裂的锐响清晰可闻。

可兴奋劲刚涌上来,陆尧的眉角就微微皱起,这拳力虽比之前强横几分,却远未达到预期。

按《大梵玄奥诀》第二卷记载,洞天境成型后,体魄会借天地之力完成质的飞跃。

从第四境“显灵境”的肉身共鸣九洲天地,进阶为第五境“洞天境”的体魄自成天地。

可他此刻内视己身,肌肉、骨骼、经脉依旧停留在第四境圆满的水准,甚至连一丝强化的迹象都没有。

仿佛这黑暗洞天的成型,只解决了“共鸣”问题,却未触及“体魄蜕变”的核心。

更让他疑惑的是,九洲体修突破洞天境后,都会觉醒与自身洞天对应的强化能力,或入水、或御火、或肉身坚硬如铁、或速度快如闪电......

可他这黑暗洞天,除了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天地之力,竟没有任何特殊能力的感应,就像一座空有海量资源,却没有解锁使用权限的宝库。

“果然还未完整成型!”陆尧指尖摩挲着掌心的纹路,心中了然。

九澜瓶只是帮他打破了迷雾的桎梏,用虚无黑暗重塑了洞天的基础架构,就像盖房子只搭好了钢筋骨架,却还缺少墙体、屋顶与内里的陈设。

但这骨架的稳固程度,却远超他的想象。

那是九澜瓶引动无尽虚无黑暗,经过无数次压缩凝练而成,恐怕在上古时期,也是极为罕见的洞天根基。

大祭司的话语再次在脑海中回响:大梵玄奥诀是残卷,缺失上古法门,洞天境需借“上古传承”筑道基。

陆尧感受着洞天内那股厚重而纯粹的天地共鸣,心中愈发笃定:他这道基绝非寻常。

等洞天真正完整的那一天,体魄的蜕变必然会远超同境修士,甚至可能打破九洲现有的修炼桎梏。

这份期待如星火般在心底燃烧,他转而将目光投向黑暗大地上的九澜瓶。

瓶身的光晕柔和而稳定,却再也感应不到丝毫灵能波动,显然又陷入了沉睡,依旧无法被他操控。

“既然九澜瓶在此,那玄甲人与‘意境’的消失,恐怕也和它有关。”

陆尧的神识如潮水般铺开,仔细探查着洞天的每一处角落。

黑暗大地坚硬如玄铁,天幕沉寂如墨,除了九澜瓶周围那片淡淡的光晕,再也没有任何异常。

曾经萦绕周身的煞气、识海里那道穿甲胄的人影、还有那令他战力暴涨的“狂”之意境,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

“罢了,先解决眼前的困境。”

陆尧收敛心神,不再纠结过往的谜团。

他抬头望向洞天之外的无尽虚无,那里的黑暗已不再粘稠死寂,反而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生机,像是被洞天的变化所影响,变得温顺了许多。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被动漂浮,而是稳稳悬立于黑暗之中,衣袍下摆轻轻晃动,与周围的黑暗互相独立,既不被侵蚀,也不相互排斥。

“大梵玄奥诀,运转!”

陆尧沉下心神,体内的青铜法元顺着功法口诀快速流转,在体表凝结成一层淡淡的墨色光晕。

这光晕与洞天的黑暗之力同源同频,刚一浮现,就如水滴融入大海般,与外界的虚无黑暗建立起紧密的连接。

他闭起双眼,神识顺着这层连接向外延伸,没有刻意探查,只是任由意识随着黑暗流动。

渐渐地,他感觉自己的身形变得虚幻,仿佛化作了黑暗的一部分。

他能清晰地“看到”黑暗中每一缕力量的流动轨迹,能“触摸”到黑暗中隐藏的细微波动。

甚至能“听到”黑暗深处传来的、近乎无声的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