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诸天从独孤九剑开始! > 第95章 衡山馈赠,领悟拳势!

第95章 衡山馈赠,领悟拳势!(2 / 2)

叶昀将木箱取出,轻松打开。

箱子里没有金银珠宝,只有十几册码放整齐,书页已经泛黄的古籍。

他将其全部拿出,借着月光,开始速记翻阅。

最上面的几本,是比藏经阁里那些大路货要强上一些的中乘武学。

《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式》、《回风落雁剑》、《衡山流云掌》。

这几门武功,在江湖上也算小有名气,是衡山派精英弟子的标配。

再往下,是四门上乘剑法。

《紫盖剑法》、《芙蓉剑法》、《石廪剑法》、《天柱剑法》。

可惜,这四门剑法都是残缺的,显然是当年遗失后,由后人强行补录的,威力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还有一门上乘掌法《碧罗掌法》,和一门上乘轻功《衡山身法十八纵》。

这些,应该就是衡山派明面上的最高传承了。

这些,应该就是衡山派明面上的最高传承了。

叶昀继续往下翻。

最后两本,是一本手札和一本看起来最古老的秘籍。

他先翻开那本手札,里面的字迹潦草,记录着衡山派的一些秘闻。

其中,就有关于失传的镇派神功《祝融剑法》的零星记载。

还有一套名为《衡山五神剑》的剑法,据手札记载。

这套剑法乃是衡山派祖师观摩衡山五峰之神韵所创,威力绝伦,可惜也早已失传。

看到《衡山五神剑》,叶昀心头一动。

他记得,华山思过崖的山洞里,好像就有破解《衡山五神剑》的部分。

看来,这套剑法确实存在过。

手札最后,还提到了《洞庭八百剑式》与《三十六路拆天式》。

两种听起来就很牛掰的功夫,可惜同样标注着“失传”两个大字。

叶昀将手札内容记下,拿起了最后一本,也是最特殊的一本秘籍。

封面上,写着四个古朴的篆字——《石廪书声》。

这名字听起来不像武功,倒像是一本讲读书的书。

叶昀翻开一看,顿时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

这竟然是一门极为罕见的音波功法!

秘籍开篇就写道:“天地有声,五音调和,可养生,可杀人……”

只是这门功法的修炼门槛极高,起步就需要一流武者的深厚内力作为基础。

否则内力稍有不慎,就会反噬自身,伤及脏腑。

难怪会和那些失传的秘籍放在一起,估计是衡山派后继无人,没人能练成这门功夫了。

叶昀如获至宝,将所有秘籍的内容一字不漏地用系统记录下来。

一个时辰后,他将一切复原,木箱放回,青砖盖好,书架归位,不留下一丝痕迹。

随后,兄妹二人悄无在衡山派一处无人居住的客房中,开始了短暂的闭关消化。

房间内,叶昀盘膝而坐,脑海中无数的武学知识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分解、重组、融合。

五倍悟性的天赋,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那本《石廪书声》。

这门奇特的音波秘籍,给了叶昀一个全新的思路。

他自创的《长春功》,核心理念是“养生”和“内在平衡”。

而《石廪书声》的音律理论,正为《长春功》提供了调和五脏的全新修炼方式。

“宫、商、角、徵、羽,五音对应脾、肺、肝、心、肾……”

“和谐的音律,能与五脏共鸣,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叶昀脑中,关于这门武学的理论,与《黄帝内经》知识。

以及《全真大道歌》的道家至理,瞬间联系了起来。

音律,是连接“外部世界”与“人体内部小天地”的最佳桥梁!

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开。

他要在《长春功》中,增加一个全新的篇章——“声闻篇”!

未来理论上修炼方式,将不再是单纯的打坐练气。

初阶,可以通过聆听风声、雨声、流水声等自然之声,来锻炼自己的听觉。

中阶,则需要学习一门乐器,则通过乐器吹奏特定的音调。

来主动引导真气,精准地滋养对应的脏腑。

高阶,则能达到“以气御声”的境界。

不再需要任何乐器,一呼一吸,甚至一个念头。

随时随地调和自身,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至境。

叶昀甚至想起了天龙八部里的李秋水,她就曾用类似的来寻找天山童姥的踪迹。

可见,音波功练到高深处,威力无穷。

解决了《长春功》的升级方向。

叶昀的注意力又转向了自己的核心战斗功法——《混元一气功》。

这门功法的核心是“战斗”,是力量的极致爆发。

而衡山派那段从“祝融之火”到“潇湘之水”的惨痛转型历史。

为叶昀提供了最宝贵的“反面教材”和“理论支撑”。

过刚易折,过柔易靡。

真正的强大,是刚柔并济,是阴阳调和。

“既然衡山派能在火与水之间转换,我的《混元一气功》,为何不可?”

一个新的念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迅速成长为参天大树。

他在《混元一气功》的三劲(明、暗、化)基础上。

融入“水火转换”的理念,增补“阴阳变”!

从此以后,《混元一气功》将不再是单纯的力量爆发,而是拥有了多种战斗形态。

对敌之时,可以催动“祝融模式”,真气炽烈如火,一力降十会,摧枯拉朽。

也可以切换成“潇湘模式”,真气绵柔如水,借力打力,以柔克刚。

两种形态随心切换,阴阳变幻,莫测高深!

之前硬撼鸠摩罗的《龙象般若功》,叶昀靠的是硬碰硬。

但在领悟了这“水火之道”后,他完全可以用更省力、更巧妙的方式去化解对方的蛮力。

而这一次衡山之行,最大的收获,还不是以上这些。

而是从那本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流云拳》中,领悟到的“拳势”!

“……创此拳者,坐望衡山四十载,与山川草木同呼吸,终悟‘势’之真意。”

秘籍中的这段话,深深触动了叶昀。

何为“拳势”?

寻常拳法,由“力量”与“招式”构成。

而“拳势”,则是在这两者之上,加入了“精神”!

这听起来有些玄乎,其实本质,就是精神与周遭环境的共鸣。

一个人心情平静时,坐在那里,便是风景,与周围的一切和谐共融。

可若那人心烦意乱,无论如何伪装,都会透出一股格格不入的气息。

“拳势”,便是这种感觉在武学上的延伸。

《流云拳》的创造者,将自己与衡山四十年的共鸣融入拳法。

所以他打出的拳,才能借用衡山之势,威力大增。

可惜,后来的弟子,再难有这份心境,也无法与衡山产生如此深的共鸣。

说白了,这玩意儿,压根就不是靠苦练能练成的。

它靠的是悟性,甚至不该出现在笑傲这个武学末世。

往前几百年,倒是常见。

乔峰出场自带音响,那是降龙之势!

张三丰画个圈圈,那是太极之势!

叶昀将这些感悟,与《全真大道歌》中“天人交感”的理论相互印證,彻底明白了。

“势”,就是将“神”与“气”完美结合,借用“天地之力”的至高法门!

一瞬间,叶昀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整个世界在他的感知中都变得不一样了。

他缓缓伸出手掌,没有催动任何内力。

但随着他心念一动,一股难以言喻的玄妙气机,以他为中心,缓缓扩散开来。

岳灵珊在一旁护法,骇然发现,眼前的兄长明明就坐在那里。

可在她的感知中,他却仿佛消失了!

自家兄长,又变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