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昀没有像往常一样打坐修炼。
今天,从思过崖回来后,他难得地放空了自己。
此刻,他正斜躺在守拙居崖壁角落的一株老松的粗壮枝干上,嘴里叼着一根青草。
双手枕在脑后,目光悠远地看着天边渐渐散去的晚霞。
风清扬的点拨,为他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心境修为大进。
可随之而来的,是更深层次的思考。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最大的优势,便是那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信息差。
他将脑海中那些属于金大侠笔下的武林掌故、神功绝学。
从北宋的天龙时期,一直梳理到清初的雪山飞狐,五百多年的江湖风雨。
在他脑中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却又脉络清晰的画卷。
天龙时期,那是武学的黄金时代。
逍遥派那群人,别人修武,他们简直是在修仙。
可就是这么一个神仙门派,最后为何会烟消云散,连个像样的传承都没留下?
还有笑傲江湖里,任我行的吸星大法,明显有着逍遥派北冥神功的影子。
却又粗糙不堪,更像是走了歪路的阉割版,也只能和丁老怪的化功大法比比了。
只能吸,不能化,后患无穷。
南宋末年,蒙元铁蹄踏破襄阳,大理段氏覆灭,传国绝学《一阳指》也随之失传。
段思平所创的《六脉神剑》更是自段誉之后再无踪迹。
再往前一百五十年的元末明初,神雕侠侣杨过和小龙女创立的古墓派最后一次在江湖露面。
那古墓之中,王重阳亲手遗刻的《九阴真经》总纲,不知现在是否还存在于世?
全真教,自中神通王重阳仙去之后,便一代不如一代,及至华山派创派祖师郝大通。
虽也是全真七子之一,可华山派的武功,早已没了当年玄门正宗领袖的半分气象。
而一百五十年前的倚天时期,更是让人扼腕。
明教教主张无忌,身兼《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两大绝学,年纪轻轻便已是当世无敌。
可就是这么一位天纵奇才,为了一个赵敏,竟干脆利落地放弃了教主之位,归隐江湖。
自那之后,《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彻底失传。
“可惜,可叹。”叶昀轻声自语。
明教锐金旗的老朱在建立大明之后,传承了近千年的明教也被灭。
说起来,如今江湖上人人喊打的魔教——日月神教,名字倒是有趣。
日月,合为“明”。
这其中要是没点猫腻,鬼都不信。
恐怕这日月神教,就是当年明教被大明朝廷剿杀后,流散的残部另起炉灶搞出来的。
前世关于《葵花宝典》的来历是前朝无名太监所创,几百年来几经辗转,落到了福建莆田南少林红叶禅师手中。
别逗了,一个普通的太监能创立这种绝世功法?
叶昀猜测也就只有北宋时期权倾朝野的大太监“童贯”有这个可能。
他根据这些年获得的资料梳理,当年老岳的祖父岳萧和蔡子峰朝红叶禅师“借”来《葵花宝典》。
这部宝典,正是开启这个江湖乱世的钥匙。
而武林,自从南宋覆灭之后,便由盛转衰,一年不如一年。
从天龙时期“一僧、二挂、三老、四绝”那样神仙打架的场面,到神雕时期的中原五绝,再到倚天时期,真正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一个武当派的张三丰,和一个为了女人自废武功的张无忌。
而那个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剑魔独孤求败,究竟是哪个时期的人物,原著中也语焉不详。
他所创的绝学《独孤九剑》,自己如今已练至小成。
想到剑,叶昀的思绪忽然飘远了。
他记起了前世。那一年村里唯一的黑白电视刚放完一部武侠剧。
他就和小伙伴们在村口的土路上,人手捡了一根笔直的树枝。他
学着电视里大侠的模样,将树枝斜挎在身后,在田埂上飞奔。
口中“喝!哈!”地乱叫,对着空气一通猛砍。
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风从耳边吹过,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他不知道什么叫剑招,不知道什么叫内力,只知道那一刻,自己就是天下无敌的大侠。
别提那时候有多自在,多惬意了。
这一世,莫名其妙地成了岳不群的养子,还叫叶昀。
也算是……圆梦了吧。
叶昀将嘴里的草根吐掉,翻身从树上跃下,动作干净利落。
他看着手中的青冥剑,眼中闪过一丝炽热与决断。
“算算时间,福州向阳巷老宅里的那份,也该物归原主了。”
他顿了顿,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更远的方向。
“还有武当张真人的《太极拳经》和《纯阳无极功》,
冲虚道长也会大方的‘借’我一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