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实验室,小型化动能拦截弹的电磁发射技术和兆瓦级激光武器的空间适应性改造正在艰难推进……
每一个夜晚,石毅办公室的灯光都亮到深夜。他审阅着成千上万张图纸和技术报告,大脑如同最高效的计算机,处理着海量的技术信息,做出一个个关键决策。
这天,石毅正在与总体设计部讨论02号机体结构加强方案的最终取舍,一个电话直接接到了他的保密线路上。
电话来自“巡天-1号”验证机项目组(该项目并未停止)。
负责人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紧张:“石总师,我们按计划进行的‘炎黄-IA’聚变核心超长时间持续运行测试刚刚达到500小时关口。
但是,核心内部约束磁场的一个次级调节线圈组,监测到异常的能量波动,虽然自动保护系统立刻进行了干预,波动很快平息,核心运行总体稳定,但这可能是一个潜在疲劳的早期信号。
我们建议立即暂停测试,进行深入检查。”
石毅的心猛地一沉。聚变核心是“南天门”计划的心脏,任何细微的异常都可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做得好!立即按预案安全停机,组织最好的专家团队,我马上过去。”石毅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中断了这边的会议,抓起外套,快步冲向门口。
石毅第一时间赶到了“巡天-1号”的专用检测机库。
这里的气氛与“承影”首飞成功的欢腾截然不同,充满了紧张和凝重。
巨大的聚变核心已经被从验证机机体中小心翼翼地吊装出来,安置在一个布满检测探头的特制屏蔽工装上。几位能源专家正围着复杂的读数显示屏,低声激烈地讨论着。
“石总师!”项目负责人看到石毅,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带着焦虑和一丝后怕。
“异常发生在第507小时32分钟。第七号次级磁场调节线圈组的反馈电流出现了一个短暂但尖锐的峰值,超出了安全阈值3.7%。
系统自动触发了保护性电流限制,波动在0.5秒内平息,核心总体运行参数未受明显影响,但我们不敢怠慢,立刻按最高预案执行了安全停机。”
石毅面色沉静,目光扫过屏幕上那条刺眼的异常曲线:“数据记录完整吗?异常前后的所有参数,包括温度、压力、等离子体密度、磁场强度分布,全部调出来。”
“全部记录了,正在做深度分析。”另一位专家指着另外几块屏幕,“初步排查,不是外部干扰,也不是控制软件逻辑错误。
问题很可能出在硬件本身。第七号线圈组位于核心约束腔体的非关键但又是高周期性负载区域。”
“线圈本体、绝缘材料、冷却回路,还是连接件?”石毅追问,问题直指要害。
“正在逐一排除。从响应速度看,线圈本身短路或局部击穿的可能性较大,但还需要开腔体验证。”负责人语气沉重。开腔体意味着部分解体,是极其复杂且带有风险的操作。
石毅沉默了片刻,大脑飞速权衡。聚变核心是计划的心脏,任何隐患都必须根除。
但“承影”02号的研制乃至整个“南天门”计划的进度,都依赖于稳定可靠的动力。
“立刻成立专项故障分析组,我任组长。”石毅迅速做出决断,“调集全国最好的聚变能源、高能物理、材料学和精密诊断专家。以最快速度,在不造成二次损伤的前提下,定位故障根源。”
他环视众人,语气斩钉截铁:“进度很重要,但可靠性高于一切。在问题彻底查清、解决之前,‘巡天-1号’的长期飞行测试暂停,‘承影’02号原型机的总装暂停,等待新的、经过验证的核心。所有相关团队,利用这段时间,全力优化你们各自的分系统设计。”
命令一下,整个基地的节奏仿佛瞬间切换了模式。从高歌猛进的冲刺,转入了深入细致的“病理诊断”阶段。
专项组成立,来自各大研究院所的顶尖专家通过特殊通道迅速汇集。巨大的检测机库成了临时实验室和分析中心。
日夜不休,各种先进的检测设备被运来,对拆下的第七号线圈组以及核心相关部位进行了地毯式的扫描和分析。
石毅几乎住在了这里,和技术专家们一起分析数据,推演各种可能性。巨大的白板上写满了复杂的公式和故障树分析图。争论时有发生,但目标一致:找到真相。
经过数天不眠不休的奋战,故障分析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通过对第七号线圈组分子级别的电子显微镜扫描和能谱分析,专家团队最终定位了问题根源:
线圈内部一段极细微的纳米级复合材料纤维,在长期高频次的强磁场负载和热循环应力下,产生了微观结构的“疲劳蠕变”,导致其导电性和绝缘性能在某个瞬间出现异常波动,引发了后续的连锁反应。
这是一个极其隐蔽的材料缺陷,在之前的短期测试和极限测试中都无法暴露,只有在长达数百小时的持续运行后才会显现。
“问题找到了,但解决起来更棘手。”材料首席专家面色凝重,“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更换一个线圈组的问题。
我们必须要对‘炎黄-IA’核心所有同批次、同材料的部件进行全面的无损探伤和寿命评估,甚至要重新审视整个核心的长期可靠性设计准则。
可能需要改进材料配方,或者优化磁场控制策略,降低关键部件的负载应力。这……需要时间。”
会议室里一片沉寂。这个结论意味着核心的改进可能是一个中期的过程,并非简单的修修补补。
石毅看着屏幕上那放大后如同峡谷般的微观裂纹,沉默良久。
突然,他抬起头,目光扫过略显沮丧的专家团队:“大家为什么垂头丧气?这不是坏事,而是天大的好事!”
众人一愣,不解地看着他。
“想想看,”石毅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拨云见日的清晰。
“如果这个隐患没有在‘巡天-1号’的长时间测试中暴露出来,而是隐藏在‘承影’02号甚至更后续的战机中,在未来某次关键的轨道任务或者战斗中突然爆发,那会造成什么样的灾难性后果?
那才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损失!”
他走到黑板前,用力画了一个圈,将那个代表故障的点圈起来:“现在,它暴露了!
在我们地面测试阶段就暴露了!
这给了我们机会,去彻底地解决它,去锻造一颗真正完美、可靠、足以支撑我们迈向星辰大海的‘心脏’!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幸运吗?”
一席话,瞬间点醒了所有人。
是啊,发现问题本身就是巨大的价值,尤其是如此致命却又隐蔽的问题。
会议室内的气氛陡然一变,从沉闷焦虑重新回到了技术攻关的专注和热烈。
“石总师说得对!这是我们优化核心、提升可靠性的绝佳机会!”
“立刻对库存所有关键部件进行普查!”
“材料组,马上启动新配方材料的研制和加速寿命测试!”
“控制组,重新计算磁场负载分布,优化控制算法,降低应力峰值!”
新的任务和目标迅速确立,团队重新充满了斗志。
石毅知道,这需要时间。但他也意识到,不能因为核心的优化而让整个计划完全停滞。
……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戈壁滩上,白杨树绿了又黄。
在此期间,石毅难得地有了一次较长的休息时间——因为陈雪茹她们要生了。
石毅直接将她们接了过来,方便照顾,军一厂则让,短时间是不会有问题的。
而且孩子们也在这边,他们没事的时候,就让他们去照顾妈妈。
就在十月初,石毅准备试飞02号原型机时,突然发生一件事情让他暂停了实验。——某个国家竟然发生了排华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