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石毅沉浸在当父亲的喜悦里。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被一份从GWY发出的文件打破——《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
这份文件瞬间在军一厂,乃至全国所有国营企事业单位激起了千层浪。
文件的核心精神是:废除旧的工资分制度和物价津贴制度,实行直接用货币规定工资标准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按产业、部门统一职工工资等级制度;工人的工资等级制度主要根据技术(业务)水平评定,干部的工资等级制度则根据职务、德才、资历评定。
对于石毅和军一厂的领导班子来说,这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厂领导的级别评定相对清晰,主要依据职务和上级核定。
但真正的难点和焦点,在于工人技术等级考核评定。这直接关系到厂里数千名工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他们养家糊口的根本。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军一厂的每一个角落。车间里、食堂里、宿舍区,工人们议论纷纷,空气中弥漫着兴奋、期待,但更多的是紧张和不安。
“听说了吗?以后工资按技术等级来定了!”
“技术考核?考啥?咱们天天干的活儿,还用考?”
“那不一样!听说要笔试考理论,还要现场操作考手艺!”
“理论?我一个大老粗,字都认不全几个,这咋考?”
“老王,手艺没得说,肯定能评上最高的!”
“唉,难说啊,我这腿…精细活站久了就抖,考核时要是发挥不好…”
“是啊,咱们厂里不少兄弟都带着伤呢,这考核…能公平吗?”
“厂长对咱们这么好,盖房子、发福利,这次肯定也会替咱们考虑的!”
“可文件是GWY下的,规定摆在那儿…”
担忧的声音,尤其是来自那些为国家流过血、负过伤、身体有残疾的老兵们的声音,像针一样扎在石毅的心上。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军一厂能有今天,靠的就是这些忠诚可靠、技术过硬的老兵,他们或许文化不高,或许身体不便,但那份对军工事业的热爱、那份在岗位上磨砺出的精湛技艺,是军一厂最宝贵的财富!
厂长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后勤处周慧兰、技术科长杨工、警卫连连长李建军、财务人事科刘静雅、销售科科长陈雪茹、各车间主任等核心骨干悉数在座。
桌上摊开着那份《决定》和上级下发的更具体的指导意见。
“同志们,形势紧迫。”石毅开门见山。
“工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国家统一部署,关系到全国职工队伍的稳定和积极性。
对我们军一厂来说,核心难点在于工人的技术等级考核评定。这关系到每一个工人的饭碗,关系到我们厂的稳定和士气。
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既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更要充分考虑我们厂的特殊性——我们有一大批为国家做出过牺牲、身体有伤残但技术精湛的老兵。”
他目光扫过众人:“今天这个会,就是要定下我们军一厂工人技术等级考核评定的基本原则、组织架构和具体实施方案。时间紧,任务重,大家畅所欲言。”
李建军首先发言,他身为军人,更倾向于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普遍做法:“厂长,我认为,既然是全国统一标准,我们就要严格执行。
技术等级考核,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缺一不可。理论考基础知识和安全规程,实操考岗位核心技能。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技术水平的高低。
至于伤残同志…我们可以考虑在考核场地、辅助工具上提供一些便利,但标准不能降低太多,否则对其他工人不公平,也违背了这次改革‘按技定薪’的初衷。”
杨工点头附和:“李连长说得对。尤其是咱们‘猛士’项目,对零件精度、装配质量要求极高,如果考核标准放得太宽,评出来的高等级技工名不副实,那产品质量怎么保证?这可是要上战场的东西!”
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代表了效率和标准化的一面。
但后勤处周慧兰,眉头紧锁:“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我们厂的特殊情况也必须考虑。
我们厂大部分是战场下来的退伍兵,本身可能有些隐疾。
比方说腿受过伤,不能久站,但坐着的时候工作很是出色,但考试就不行了。
而且咱们厂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平时在咱们技术科的指导下能出色的完成任务,但你让他去考理论,他可能连试卷上的字都认不全。
考实操,规定时间内完成标准件?他身体条件根本不允许那么快!难道就因为他笔试不行、动作慢点,就把他定为低等级?这不公平!也寒了功臣的心!”
一车间的主任也深有感触:“周处长说的对,还有我们车间的李瘸子,操作机床那是一绝,听声音就能判断好坏。
可让他去靠理论背数据,或者限时拆装?他那条腿站都站不稳当,怎么跟健康人比速度?这些老兄弟的技术,是在战场上、在车间里实打实用命拼出来的,不是靠考试考出来的!”
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如何平衡政策刚性、质量要求与厂情现实、人情关怀,成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周慧兰这时又开口道:“厂长,各位。我认为,既要贯彻国家政策精神,体现技术导向,又要兼顾我们厂的实际情况,核心在于考核内容和方式的设计。”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理论考核不能一刀切。”周慧兰条理分明地继续,“对于文化程度确实很低的老师傅,是否可以增加‘口试’环节?
由技术科资深工程师现场提问,考察其对工艺的理解、安全要点的掌握、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这比笔试更能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
同时,理论试题的难度和范围,是否可以结合不同工种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比如装配工,重点考工艺图纸理解和装配流程。维修工,重点考故障判断和维修规范?”
“实操考核也要突出‘实用’和‘精度’,淡化‘速度’和‘体能’。她继续说道,“对于有身体伤残的老师傅,考核项目是否可以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