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军一厂后,石毅先将陈雪茹送回办公室,然后才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揉着太阳穴。高压锅和工具钳的事情算是暂时告一段落,车间也开始有条不紊的生产55式高射炮了,后期随着住宅楼的建好,车间工人会慢慢增加,生产方面没有问题。
是时候考虑下一步的研发方向了。
“武装直升机……地面快速反应载具……”他在心底默念着这两个词。这是未来战场主宰低空和地面突击必不可少的力量。
然而,这些这两种载体只要是先进一点的,就都高度依赖先进的航电系统,精密的飞行控制系统,强大的引擎,以及最核心的——处理海量信息,进行复杂运算的“大脑”:芯片。
芯片!在现在这个年代还如同科幻般存在的概念物品。
没有芯片,再天才的设计图纸也只是一堆废纸。强行上马,只会制造出笨拙,低效,甚至危险的铁棺材。
总不能现在去搞芯片吧?这玩意可不是短期能玩转的,而且需要投入的经费,那更是高的离谱。
这个方向,还是短期内搁置吧,汽车还好点,但武装直升机还是等等芯片吧。
那么就只剩第三种,应对堡垒中敌人,造成大面积杀伤的武器了,毕竟离阿三首都游的时间快到了,最好是研制出一种震慑性武器,对周边的豺狼们震慑一下。
那么什么武器,能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改变战场态势?
什么武器,能对敌人精心构筑的堡垒,防御工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呢?
这时一个名字划过石毅的脑海,——云爆弹!
它不是核武器,却有着“小核弹”的恐怖绰号。
它不依赖难以企及的精密电子,它的核心是燃料与空气的完美混合与爆轰。
它利用高能燃料瞬间释放的巨大热能,抽空爆炸中心区域的氧气,形成致命的超压和负压冲击波,其恐怖的杀伤力,尤其是对密闭空间、地下掩体、非装甲有生力量的毁灭效果,远超同等当量的常规炸药。
更重要的是,云爆弹的核心技术——燃料配方、起爆时序、云雾扩散控制——虽然同样复杂精妙,但至少在材料科学和基础化学的范畴内,是有迹可循,有可能在现有工业基础上啃下来的硬骨头,不需要等待芯片。
石毅猛地睁开眼,决定了,就是它了,云爆弹。这将是军一厂下一个项目,而且必须要在三国游玩的时候制作出来了,用以震慑周边。
石毅开始在系统中兑换云爆弹的资料,系统中的能量已经达到三十万了,他也终于搞清楚系统能量增长的缘由了,只要制作出新技术,并且产生巨大作用,能量就会暴涨。所以说,只要石毅不全部用作私用,它就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能量会越来越多。
在系统中云爆弹又名燃料空气炸弹,总共分为三代。
第一代燃料空气弹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其典型产品有美国的CBU-55、BLU-72以及俄罗斯的ODAB-500PM等燃料空气炸弹。
这类炸弹只能采用直升机或低速飞机投放,采用两次起爆技术。
第一次起爆用于爆开装在容器中的燃料,使其形成云雾。
第二次起爆用于引爆云雾,形成爆。
第二代产品重点是提高投放速度,即改直升机或低速飞机投放为高速作战飞机投放,投弹时飞机的飞行速度可达830千米/小时以上,
使其在投放时适应100米/秒左右的高着地速度,并进一步增大爆炸威力。提高了对硬目标的破坏效果。
第三代燃料空气弹多用于单兵武器中,主要技术进步点是解决了直接起爆问题,即将二次起爆改为一次起爆,起爆方法主要有化学催化法和光化学起爆法,从而简化了燃料空气弹的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第三代燃料空气弹的典型产品是俄罗斯的RPO-A“什米尔”弹。该弹战斗部直径93毫米,内装2千克温压药剂。
战斗部中心有扩爆装药和使温压药剂在目标上方散开并点火的底部起爆引信,点火后可产生巨大的爆炸和热效应。
与常规炸药相比,它所产生的爆炸温度和压力更高,高温、高压持续时间更长,爆炸时产生的闪光强度更高。
石毅直接兑换了RPO-A“什米尔”的技术资料,同时寻找了载体。
这恐怖的武器,最终肯定需要搭载在平台上使用。
航空炸弹,火箭弹,大口径炮弹,还是…单兵使用的肩扛式武器,云爆弹都可以制作。
但不同的载体,决定了云爆弹的体积、重量、结构强度、引信方式等截然不同的设计要求,当然威力也是一样。
航空炸弹也可以制作,但虽然国内的飞机不太行,但有总比没有好。大口径炮弹更不用说,肯定要。火箭弹也要有,毕竟正处于和毛熊火热阶段,喀秋莎还是比较容易获取的。
想了想,石毅决定兑换单兵火箭弹的资料。
火箭弹是广义的火箭推进弹药,涵盖从火箭炮远程覆盖到战术导弹级武器,核心特点是火力密度大、射程远、成本高。
单兵火箭弹特指步兵便携式火箭筒发射的弹药,强调轻量化、近距精准打击、低成本,专为单兵反装甲或攻坚设计。
光这成本二字,就足以让石毅放弃,简单来说,国家暂时接受不了消耗太大的武器,不实用,还是狙击性的单兵火箭弹比较实用。
所以石毅兑换了PF97式93毫米单兵云爆火箭筒,它是仿制的毛熊RPO-A“什米尔-2”,一次性使用,发射筒为玻璃钢材质,虽然石毅暂时不想研制玻璃钢,但弄个铁的也不是问题,还能够连续使用。
有效杀伤半径50平方米,尤其擅长摧毁碉堡、掩体、建筑物,密闭空间内冲击波叠加,威力倍增,这杀伤力完全足够。
如果不够,那还有大炮和航弹。
石毅兑换完毕后,就开始将资料画出来。
铅笔在纸上飞速游走,勾勒出粗粝的线条,标注着一个个关键参数和技术难点。
石毅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惫,甚至忘记了窗外渐渐暗淡的天光。
时间不知不觉流失,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打断了石毅的绘制。他有些不耐地抬起头:“谁?”
“厂长,是我。”门外传来周慧兰刻意放柔的声音,“看您中午就没怎么吃,又忙了一下午。食堂给您留了饭,我给您送过来了。”
石毅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这才感到胃里空空如也。
他起身开门,周慧兰站在门外,走廊的灯光勾勒出她略显丰腴的身影,脸上带着关怀笑容,石毅将她迎进来。
周慧兰进来后,先将饭盒放到桌子上,放到桌子的一瞬,就看到了桌上那些写满复杂公式和武器构想的图纸上。
“周处长,费心了,确实有些饿了,谢谢。”石毅接笑着说道,他可是有过大饭桶的称号,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感觉什么,但停下来后,胃里就开始造反了。
“应该的,厂长您也要注意身体。不要因为工作,伤了身体,军一厂可不能没有你!我…我们陈科长和淮茹妹子也不希望你伤了身体。”周慧兰关切的说道,只不过说话的时候顿了一下,差点把心里话说出来。
“放心吧,我体格棒着呢!不会有事的。”石毅笑呵呵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