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听筒里传来周震北沉稳的声音:“我是周震北。”
“团长,是我,石毅。”石毅回应,“我们厂最近研制了款100毫米高射炮,样炮实弹测试完成,团长要不要来看看?”
电话那头瞬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即,周震北的声音陡然拔高,有些不敢置信:“防空炮?石毅,你确定?
不是,你们厂不是忙着搞罐头厂之类的吗?
什么时候又开启防空炮的项目了?”
“我们厂搞罐头厂项目是为了给工人盖住宅楼,那是副业。稳定之后,肯定要回归主业,要不是工人们确实住房困难,为了建造住宅楼,我们下了一番心思,搞了点副业,凑齐建楼的经费。
要不然防空炮早就亮相了,设计图早就画好了,只是一直没时间而已。
这不,罐头厂一稳定,我们就立刻开启防空炮的项目,我刚从后山回来,自检已完成,初步数据已经记录。”
“确定?”周震北再次询问。
“确定。”石毅的回答斩钉截铁,“最大射高14000米左右,对地有效射程18公里,理论射速每分钟9发。样炮经受住了极限射速、持续火力、最大射高等科目测试,核心指标达到甚至超出预期设计值。”他顿了顿,补充道,“详细测试报告和性能数据表,我随后派人送过去。”
“好!好!太好了!”周震北的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在电话那头连声叫好。
“石毅!你小子真厉害啊!不声不响的就将防空炮搞出来了,厉害,不服不行啊!
你等着,我马上向军区首长汇报,这炮,是我们急需的,一直拿高空的飞行物没办法,有了这炮,我看谁还敢来。”他几乎能想象到军区首长们看到这份报告时的震惊与狂喜,有些迫不及待准备挂断电话,立即去汇报。
“团长,”石毅连忙叫住周震北,“不过,样炮还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后续改进:一是全重近十吨,机动依赖重型牵引车;二是炮弹重30公斤,人力装填对炮组体力要求极高。我已经让技术科着手研究减轻装填手负担的辅助装置。”
“这些问题后续解决,当务之急是让首长们看到它的威力。”周震北的声音斩钉截铁,“你那边立刻做好接待准备,我估计,最迟明天,首长就会亲自带专家组过去,你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明白!”石毅沉声应道。
---
翌日,军一厂后山靶场。
通往靶场的道路两侧,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荷枪实弹的警卫战士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
石毅穿着笔挺的军一厂制式工装,他身后,杨工等核心技术人员穿着各自最好的衣服,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道路尽头扬起的滚滚烟尘。
几辆吉普车和一辆中型军用卡车组成的车队,稳稳地停在石毅他们前面不远。
首先从中间那辆吉普车下来的是一位面容清癯的老者,穿着笔挺的军装,肩章上金星闪耀。他虽年逾花甲,但腰杆笔直,眼神锐利如鹰,步伐沉稳有力,举手投足间带着久居上位者的威严和历经战火洗礼的杀伐之气。
并不是老主任,石毅也见过,是跟在老主任身边的一位将军,好像是姓林。
紧随其后下车的,是几位同样身着军装、佩戴大校或上校军衔的军官,以及几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专家。
周震北团长也赫然在列,他下车后立刻快步走到石毅身边,目光交汇,传递着无声的默契。
石毅立刻迎上前,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首长好!军一厂石毅,率项目组全体成员,迎接首长及专家组莅临指导。”
林首长停下脚步,目光如炬,上下打量了石毅一眼,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囊,直抵灵魂深处。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微微颔首,回了一个军礼。随即,他的目光越过石毅,投向远处靶场中央那门覆盖着伪装,只露出狰狞炮口的59式高射炮样炮,锐利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炽热。
“石毅同志,辛苦了。”林老将军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时间紧迫,客套话就不多说了。炮,就在那里。让我们亲眼看看,这把能捅破天的‘长矛’,到底有多锋利!”
“是!首长!”石毅朗声应道,侧身引路,“请首长和各位专家进入指挥掩体。”
掩体内空间宽敞,气氛却更加凝重。巨大的观察窗前,林老将军居中而立。石毅站在稍后一步的位置。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靶场中央。
伪装已被揭开,59式高射炮冰冷的钢铁炮身沐浴在阳光下,炮口高昂,直指苍穹。炮位旁,试炮班战士肃立。靶场远端,一座用厚实沙袋和原木垒砌的模拟坚固工事(碉堡)静静矗立,目标清晰可见。
“报告首长!新式100毫米高射炮实弹打靶测试,准备完毕。
第一科目:极限射程直瞄射击。目标:一号模拟工事,请指示!”试炮班长的声音洪亮而沉稳。
林老将军没有回头,目光锁定远处的工事,沉声道:“开始!”
“是,极限射程直瞄射击,目标:一号工事。准备!”命令迅速传达。
掩体内瞬间落针可闻。几位专家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空气仿佛凝固。
“目标距离:18000米,诸元设定完成。”
“装填手就位,装填完毕。”一名身材格外魁梧的战士,抱起沉重的黄铜弹壳,将其送入炮膛,发出沉闷的金属撞击声。
“瞄准完毕!”
一连串短促而清晰的口令声在压抑的寂静中响起。
“放——!!!”
随着试炮班长一声嘶吼。
轰——!!!
一声远比昨日测试更加沉闷的巨响猛然炸开,整个山谷都在剧烈震颤,指挥掩体的观察窗玻璃嗡嗡作响。
炮口喷吐出炽烈而相对短促的火焰,狂暴的气浪卷起烟尘,浓重的硝烟瞬间弥漫。
沉重的炮身在巨大的后坐力下猛烈地后坐、复位,钢铁支架深深陷入泥土,炮口制退器喷出的气流将地面吹出一个清晰的扇形。
石毅手中的望远镜纹丝不动,清晰地捕捉到极远处那座模拟工事——短暂的死寂之后,一团夹杂着碎石和木屑的巨大橘红色火球猛地从工事中心部位膨胀开来,随即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延迟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