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五二开局的漫漫人生路 > 第116章 败坏名声,许大茂第二步

第116章 败坏名声,许大茂第二步(2 / 2)

~~

军一厂罐头分厂,罐头已经开始正式生产了。

石毅拿起旁边一个开罐器,“嗤啦”一声撬开一个贴着“丰收牌红烧猪肉”鲜艳标签的罐头。

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他用勺子舀起一块肉块,仔细看了看纹理,又送入口中,闭目咀嚼。

肉质酥烂,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酱汁的味道醇厚丰富,咸甜适中,香料的味道融合得恰到好处。

“嗯!”石毅睁开眼,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就是这个标准,一百罐样品,每一罐都要是这个品质,柱子,记你一功!”他拍了拍何雨柱厚实的肩膀。

何雨柱咧开大嘴,露出一口白牙:“嘿!厂长,咱老何家祖传的手艺,错不了!”

罐头厂没什么问题后,石毅就回了军一厂,先是看看高压锅和多功能工具钳的样品准备的怎么样了。

因为样品的重要性,技术科杨工亲自上场,确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厂长,您看这个!”杨工用镊子夹起刚加工好的部件,对着灯光仔细检查内壁的光洁度和螺纹的均匀度,“按您要求的最高标准,公差控制在0.01毫米以内。这十套锅的核心部件,绝对是咱们能做出来的顶格货。”

石毅接过部件,拿起一个放大镜,凑到灯光下,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扫过每一个微小的曲面、每一条螺纹的根部、每一个卡槽的边缘。他看得极慢,极仔细,车间里的噪音仿佛都被他屏蔽在外。

“这里,”石毅指着一个极其细微的内角,“抛光再处理一下,不能有任何肉眼可见的毛刺。安全阀是最后一道保险,一丝瑕疵都不能有。”

“是,马上返工!”杨工二话不说,立刻将部件重新固定上小砂轮机。

石毅的目光转向旁边的工作台。那里整齐摆放着几套已经组装好的高压锅样品,旁边是十把多功能工具钳。

他走过去拿起一把工具钳,掂量了一下重量和平衡感,然后猛地用力,“咔嚓”一声脆响,钳口轻松剪断了工作台上特意放置的一根小指粗的硬铁丝,断面整齐光滑。

接着,他又用钳子夹住一块薄钢板,用力一扭,钢板应声弯曲变形,而钳口纹丝不动,咬合紧密。开合之间,动作流畅顺滑,没有丝毫卡顿,每一次锁定都发出令人安心的“嗒”声。

“强度测试数据?”石毅放下钳子问道。

旁边一个技术员立刻递上记录本:“厂长,极限剪切力、抗弯强度、抗疲劳测试全部远超设计指标,也超过了给毛熊的上一批样品。”

石毅点点头,脸上并无太多喜色。他又拿起一个高压锅盖,手指反复摩挲着内壁光滑的镜面,然后仔细检查着密封圈的材质和嵌合度。

“密封圈耐老化测试报告呢?”

“在这里,厂长。”技术员又递上一份文件,“新换的材料,240小时高温高压蒸汽老化测试后,回弹性和密封性衰减率低于3%,完全符合您的要求,也超过了国际通用标准。”

石毅快速扫过报告上的数据曲线和结论,这才微微颔首:“包装呢?”

“按您的指示,咱们军品出库的规矩来。结实,保密,防震!”杨工一边小心地打磨着那个安全阀部件,一边接口道。

墙角堆着十几个刚钉好的松木箱。箱体方正厚重,没有任何印刷图案,只用黑色油漆在侧面刷着简洁的编号,品名(英文缩写)和“易碎”,“向上”的标识。

箱子内部,厚实的防潮油纸垫底,上面铺着厚厚一层干草屑。

高压锅和工具钳被棉布仔细包裹后,稳稳地嵌入草屑的凹槽中,彼此间用草屑隔开,确保运输途中绝无碰撞,锅盖和锅体分开包装,工具钳的活动部件也用软布固定。

石毅走过去,伸手在一个装好锅的箱子里按了按,包裹严实的锅体纹丝不动,防震效果极佳。

“好。”石毅终于吐出一个肯定的字眼,“所有样品,今晚十二点前,必须完成最终检验、封装、钉箱!

杨工,你亲自盯着。明天一早,我亲自押车,送到娄家。”

“厂长放心,保证完成任。!一只苍蝇也别想飞进来捣乱。”杨工挺直腰板的说道。

石毅点了点头……

~~

傍晚,许大茂揣着半包炒花生米,晃悠到了同为后院刘家的门口。

刘光天(14岁)正蹲在门槛上,百无聊赖地用小木棍戳蚂蚁洞,刘光福(8岁)则扒着窗户,眼巴巴望着中院飘来的饭菜香。

“光天,光福,过来过来!”许大茂笑眯眯地招手,晃了晃手里的油纸包,“香着呢,刚炒的,还热乎!”

刘家兄弟眼睛一亮,立刻围了上来。

许大茂大方地把花生米分给他们,自己也捻了几颗丢进嘴里。“啧,这日子,肚子里没点油水可不行。”

他状似无意地感慨,眼睛瞟着军一厂罐头厂的方向,“你们说,那罐头厂整天飘出来的肉味儿,勾不勾人?听说他们那红烧肉罐头,用的是上好的五花肉,炖得那叫一个烂糊,一打开盖子,香飘十里!”

刘光福使劲咽了口唾沫:“大茂哥,你吃过?”

“我哪有那福气!”许大茂撇撇嘴,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

“不过啊,我听说,他们厂里管得严,好东西都藏着掖着,就等着往国外卖,赚大钱呢。

咱们自己人,闻闻味儿就算不错了。你们想想,那么大个厂,做那么多罐头,能没点‘损耗’?能没点‘次品’?手指缝里漏点出来,够咱解解馋了吧?”他故意把“损耗”和“次品”咬得很重,故意怂恿着两人。

刘光天毕竟十几岁了,有点犹豫:“那…那是公家的东西吧?让人逮着…”

“嗨!”许大茂满不在乎地一挥手,“瞧你这点胆子!那么大个厂,围墙边上堆的废料箱子,谁知道里面有没有不小心滚出来两个磕碰了的‘次品’?

你们小孩子家家的,放学路上‘捡’到点东西,谁还能说什么?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再说了,那石厂长对咱们院里人这么讲究规矩,咱替他消化点残次品,也算是帮厂里减轻负担嘛!”他这套歪理邪说,配上那半包花生米的诱惑,直接令刘家两兄弟跃跃欲试了。

看着刘家两兄弟的模样,许大茂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他拍拍屁股站起身:“行了,花生米管够,想吃肉,自己动动脑子!机会嘛,得自己把握!”

说完,哼着小曲儿,溜达着回了自己屋。

刘光天正对着弟弟刘光福,压低声音比划着:“…就明天,等天擦黑,罐头厂西边没有封起来,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