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五二开局的漫漫人生路 > 第108章 地皮,搅拌机,职工楼开工

第108章 地皮,搅拌机,职工楼开工(2 / 2)

区里的领导聊了一会,就告辞离开了,只剩警卫团的人和石毅他们。

“团长,多谢了,您这效率是快啊!”石毅笑呵呵的和周震北打趣。

“呵呵,不给你快点,我怕你小子卡我订单。”周震北没好气的说道。

“看你说的,我卡谁,也不敢卡你啊!我怕你能找我家里去。”石毅夸张的说道。

“老周,你这么够意思,我也不能没表示,最近轧钢厂的李主任弄了点虎鞭,我又泡了点酒,回头我给你送点。”石毅挤眉弄眼的,弹药这东西,就没有男人能拒绝。

“咳咳!”周震北看了眼周慧兰,然后小声道:“明天我在警卫团,你过来,商量下新枪械布防的事情。”

石毅秒懂:“唉,明白。”

周团长严肃的点了点头,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等到周震北走后,周慧兰走到石毅身旁,背着陈雪茹踢了石毅一下,低声说了句:“臭流氓,没正形。”

然后就和陈雪茹在新批的地皮上,看了起来。

石毅……

这怎么就臭流氓了呢!

等他们在这边看好了一圈以后,就回了军医厂。

回到厂里,周慧兰就开始联系军方的工程兵部队了,当然也是通过她哥哥们的关系。

而石毅则是和杨工商议施工的问题,也给扎钢厂,炼钢厂联系钢材。

军一厂里的领导们都忙碌起来,工人们也得到了消息,知道他们建楼的地皮批下来了,厂里的领导正在联系准备建造他们的职工楼,一个个都兴奋起来。

甚至有不少工人向领导打听,想要有空的时候去工地帮忙。

但都被他们的直属领导拦下来了,毕竟现在要以生产为重,就算以后需要工人帮忙,那也得等厂长发话,他可不敢擅自做主。

……

有着关系,再加上军一厂也是军方的单位,所以工程部队来的也很快,第二天就来了。

石毅和杨工跟工程部队的负责人沟通好,确定了要求,图纸等东西后,然后又询问了有没有什么需求和困难之类的,他们可是机械厂,能用设备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事。

最后几人商议了一下,定了制作搅拌机,方便混凝土的搅拌;然后就是输送混凝土的设备,最后是振动棒,用来凝实混凝土排除里面的气泡。

至于别的方面碰到困难,以后再说,就先这些方面吧。

这些设备倒是很简单,很快就能制作完成,石毅交代了我杨工一下,让他安排车间生产,就不再多管了。

然后石毅就开始联系别的方面,材主要是材料,因为有着多次合作的关系,也很是爽利,转天材料钢材什么的都到了。

然后工程部队就开始施工了,因为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机械,所以地基什么的都是用人来挖。

石毅站在工地上,此刻已不再是寂静的荒芜,此刻工地上人声鼎沸,尘土飞扬,一股昂扬、欣欣向荣的气氛接重而至。

工程部队的战士们动作迅捷而富有节奏,他们用白灰和木桩精准地划定了第一栋六层筒子楼的基坑位置。

但真正撼动这片土地的,是军一厂那些自发涌来的工人和家属们。

没有动员令,没有硬性摊派。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各个车间和家属区。

此刻,在这片新批的百亩土地上,汇聚了数百名身着工装、甚至穿着打补丁便服的汉子,还有不少挽着袖子、扎着头巾的妇女。他们是军一厂的工人和家属,他们大多是退伍军人出身,那股子令行禁止、吃苦耐劳的劲头刻在骨子里。

“嘿哟——嘿哟!”低沉有力的号子声在工地上回荡。

十几个壮实的汉子,裸露着古铜色的膀子,肌肉虬结,正合力拖拽着一根碗口粗的原木,沉重的木夯被高高抬起,伴随着整齐的号子,带着千钧之力狠狠砸向刚刚挖开的松软地基坑边缘。

每一次砸落,都发出沉闷的“咚!”声,地面随之震颤,松散的泥土被一层层夯实。

“这边!这边!土方堆这边!”一个挂着车间主任臂章的中年汉子,嗓子已经有些嘶哑,挥舞着胳膊指挥着人流。

他的工装沾满了泥点,裤腿卷到了膝盖,正和几个老工人一起,奋力用铁锹将挖出的土方堆到指定地点。汗水顺着他黝黑的脸颊流淌,在下巴处汇聚成滴,砸进泥土里。

挖基坑是最费力气的活,几十个深浅不一的大坑沿着白灰线分布,每一个坑里都有七八条汉子在挥汗如雨。

铁锹上下翻飞,镐头抡起落下,泥土被不断掘出,抛到坑外。没有现代化的挖掘机械,全凭一双手臂一副肩膀。

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后背,在深蓝色的工装上洇开大片深色的印记。没有人喊累,偶尔有人直起腰,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狠狠抹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泥水,喘上几口粗气,又立刻弯下腰去,继续挥舞手中的工具。

女人们也没闲着,她们自发地组成了后勤队,几个手脚麻利的家属大嫂,在工地边缘临时搭起的简陋凉棚下,支起了几口大铁锅。

柴火噼啪作响,锅里翻滚着热气腾腾的开水,里面漂浮着大把的茶叶梗子和几片姜。旁边的大桶里,是用厂里食堂支援的大搪瓷缸子盛着的凉白开。

“厂长!厂长!”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工人兴奋地跑过来,脸上沾着泥点子,指着不远处,“咱们车间自己焊的搅拌机架子,杨工让拉过来了!您看看行不行?”

石毅顺着方向看去,只见一辆厂里的平板车,正由几个工人推着,缓缓驶来,车上固定着一个用粗钢管焊接成的简易框架,虽然粗糙,但结构扎实。

这正是那天聊过之后,杨工带着技术科骨干和车间老师傅,连夜赶工出来的搅拌机底座框架。

“好!动作够快!”石毅赞了一声,快步走过去。工程部队的负责人也跟了上来,眼中带着好奇。

“杨工呢?”石毅问。

“杨工在车间调试电机呢!说马上带电机和搅拌桶过来!”年轻工人回答,语气里满是干劲。

正说着,就见杨工带着几个技术员,推着另一辆平板车过来了,车上固定着一台厂里备用的小型电动机,还有几个用厚钢板卷焊成的巨大锥形搅拌桶,桶壁边缘,已经焊上了螺旋状的搅拌叶片。

“厂长,都在这儿了!”杨工推了推滑到鼻尖的厚眼镜,脸上带着油污,但精神头十足,“电机功率可能小了点,但带动一个桶没问题!咱们先弄一台出来试试效果!”

“好!杨工,你带人马上组装!”石毅立刻下令,“就放在基坑旁边那块平地上!老张。”

他转头看向工程部队的负责人,“麻烦你派几个懂电路的战士,配合杨工接线安装。”

“没问题!”工程部队的张连长是个爽快人,立刻招呼手下战士帮忙。

很快,简易搅拌机的组装现场也成了焦点,工人们一边挖着土方,一边忍不住往那边张望,钢管框架被稳稳立起,电机被吊装上去,搅拌桶通过轴承和传动皮带与电机连接。

技术员们紧张地调试着线路,杨工则拿着扳手,仔细检查每一个螺栓的紧固度。

“通电试试!”杨工抹了把汗,喊道。

一个战士合上了简易的闸刀开关。

“嗡——!”

电机猛地转动起来,带动皮带轮飞速旋转,搅拌桶内壁的螺旋叶片也随之缓缓转动起来,发出沉闷的摩擦声。

“成了!”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这声音,比刚才的号子声更加响亮,充满了兴奋和自豪。

这不仅仅是一台搅拌机,更是他们军一厂自己动手、解决困难的象征。

“沙子!水泥!石子!快!倒进去试试!”杨工激动地指挥着。

立刻有工人推着小推车,将按比例配好的砂石水泥倒进搅拌桶,随着叶片的转动,干料很快被搅拌均匀,杨工示意加水。

水流注入,桶内浑浊的泥浆翻滚起来,在螺旋叶片的强力搅动下,迅速变成了均匀的混凝土。

“好,太好了!”工程部队的张连长看着桶里翻滚的混凝土,眼睛发亮,“这可比人工搅拌快多了!也匀实多了!石厂长,你们厂真是人才济济啊!”

“都是为了咱们自己的房子!”石毅看着那旋转的搅拌桶,又看看周围一张张汗水和泥污也掩不住兴奋和希望的脸庞,心中涌动着暖流。他大手一挥,声音洪亮地传遍工地:

“工友们,加把劲!咱们自己的搅拌机响了,混凝土有了,基础要打牢!”

“好——!”震耳欲聋的应和声响彻云霄。

号子声、铁锹镐头的挖掘声、搅拌机的轰鸣声、推车滚动的吱呀声、还有人们的呼喊声、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雄浑激昂的建设交响乐。

尘土在阳光下升腾,汗水在脊背上流淌,但每个人的眼中,都清晰地映照着未来那拔地而起、窗明几净的灰色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