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0月20多号,藤蔓已有尺余长,正是需要向上攀爬的时候。
王建安看时间合适,招呼着一家人给黄瓜搭架子。
“爸,大哥,妈,大嫂,今天就把竹架子搭起来哇。”一大早,王建安回到院子里喊道。
随后王建安和父亲以及大哥把前些天砍回来,削好成片的老竹子扛到了大棚门口。
“咋个弄?”王太平搓了搓手。
王建安指着大棚里起好的垄:“顺着垄走,两垄之间搭一排。隔五步远,撘成一个“人”字形的竹架。”
说着他拿起两根差不多长的粗竹,上头交叉,用铁丝使劲绞紧,绑死。
“看到没?就这样,做三角架,插土里。”他比划着交叉点离地的高度,“架子顶差不多我这么高。”
几个人看明白了,立刻动手。
张玉清和冯彬蓉负责递竹篾和铁丝,其他几人负责搭竹架。
“人字架”立稳一排后,王建安又抱起一根长竹竿,横着架在相邻两排“人字架”的交叉点上。
又是一整天的忙碌,所有的黄瓜都配上了各自的竹架。
随着天气转凉,10月底的几场秋雨带来了明显的降温。
大棚的保温优势开始显现,只要出了太阳,即使在夜里也有17、8度。
时间来到了11月2日。
清晨,王建安像往常一样早早进入大棚。
一股湿润温暖,带着植物特有清甜的气息包裹了他。
他习惯性地先去看温度计:18℃,湿度85%,很好。
目光扫过郁郁葱葱的黄瓜藤,他的脚步猛地顿住了。
在一片片浓绿的心形叶片间,在藤蔓的节点处,悄然绽开了点点嫩黄。
黄瓜开花了。
他快步走近,蹲下身,仔细端详。
花朵不大,花瓣嫩黄娇弱。
他小心翼翼地拨开叶片,寻找着花萼下方的结构。
在一朵花的。
而在不远处的另一根藤蔓上,几朵没有小瓜纽,只有光秃秃花柄的雄花簇拥着开放。
“爸,妈,大哥,大嫂,黄瓜开花了!”王建安冲出大棚,跑回院子里兴奋地喊道。
很快,王太平等人都跟着赶到了大棚。
尹祥平也挺着个大肚子慢悠悠的走了下去,这也是黄瓜种植之后她第一次进到大棚。
挤进温暖的大棚,几人露出了舒坦的表情。
当看到那隐藏在叶片下,顶着残花的小小瓜纽时,张玉清忍不住伸手轻轻碰了碰。
王建平惊奇地左看右看:“这瓜纽纽就能长成我们吃的黄瓜?”
“那是当然。”王建安肯定地说,“不过,光开花还不行,还得让他们授粉”
“授粉?”一家人愣住了。
“对,就是人工授粉。”王建安解释道,“我们这大棚是密闭的,不像外面有蜜蜂蝴蝶帮忙传花粉。
现在开花了,就得靠我们自己动手,把雄花的花粉抹到雌花的花蕊上,这样小瓜纽才能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