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账小子!你想清楚再说!就算不杀你,砍你一条胳膊一条腿,咱还是敢的!”
也不怪他们怀疑,红薯埋在土里久了,颜色像岩石,形状也不规则,还有凸起的纹路,跟石头真没差多少。
可苏河丝毫没受影响,伸手就把红薯掰成三段。
里面是雪白的果肉,因为烘干糖化,离得近的朱标瞬间闻到了一股淀粉的甜味,跟好大米的香味似的。
“别以为是石头,阿标,你尝尝。”苏河递过去一小块。
朱标接过来,又分给朱元璋一块。
两人看着手上滑溜溜、还微微渗出水的红薯,都觉得奇怪。
这时,苏河直接把自己手里的红薯塞进嘴里,“嘎嘣嘎嘣”嚼了起来。
“苏兄!这玩意能生吃?”朱标惊得叫出声。
“不仅能生吃,还能磨成粉做面条,烤着吃、蒸着吃,剁碎了跟大米一起熬粥也行,吃法多着呢。”苏河一边嚼一边说,“最关键的是,这东西好养活,剁成块埋土里,浇水晒太阳,一百天就能收,一年能收两季,绝对是救荒的宝贝!”
朱标再也忍不住,把红薯塞进嘴里。
脆生生的,带着甜味,越嚼越香,不知不觉就吃完了,还忍不住盯着朱元璋手里那块大的。
“父皇!咱大明再也不会有饥荒了!这东西比大米还好吃,您快尝尝!”
朱元璋半信半疑地把红薯放进嘴里,一嚼就被征服了。
这口感、这甜味,比他吃过的任何杂粮都好!
等反应过来,他猛地抓住苏河的胳膊,语气急切:
“说!这东西你从哪弄来的!”
他激动得都忘了,苏河刚才其实说过一次。
苏河笑着提醒:“陛下,贵人多忘事啊,我刚才说了,这是海外的宝贝,自然是从海外拿回来的。”
“胡扯!你这阵子天天在应天府,压根没离开过,怎么从海外拿?”朱元璋瞪着眼,不依不饶。
“是沈万三帮我找的。”苏河也不隐瞒,“他去南洋吕宋国,不仅带回了这红薯,我还知道,大海另一边还有种叫‘玉米’的粮食,耐旱高产,能喂鸡鸭猪,也能给人吃,跟大米差不多。”
朱元璋一听还有别的高产粮食,眼睛都红了,满脑子都是“占领那些地方,把粮食全运回来”。
可朱标赶紧拉住他:
“父皇!冷静点!大明刚建国不到十年,北元还没平定,现在出海打仗只会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朱元璋这才清醒过来,又把目光对准苏河,语气带着命令:
“混账小子!红薯你让沈万三带回来多少?放哪了?”
“我府邸院子里有五十斤,剩下四百五十斤和藤苗都在府门口。种植方法我已经让冰儿写在纸上了,陛下派人去拿就行。”苏河答道。
朱元璋心里其实有点不爽。
总觉得苏河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自己像个被牵着走的人。
苏河看出了他的心思,故意打趣:
“陛下,您该不会是觉得我把您的心思摸透了,想杀我灭口吧?”